古城千年歷史將“進城” 記者了解到,即墨歷史悠久,自隋朝建即墨城,歷經明清的發展、民國時期的變遷,具有1400多年歷史,孕育了一座具有眾多古建筑和豐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古城,具有很高的旅游文化價值和商業開發價值,也必將成為未來即墨城市發展一筆寶貴的財富。
古城區改造前,即墨進行了一次較大范圍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普查,內容主要包括歷史演變、建筑分布、歷史人物、民俗文化、經濟興衰、實物征集六個方面,其中,歷史演變包括古城區的四至、規模、整體布局情況、老街規模、歷史傳承、隸屬關系等內容。建筑分布包括古城區以前古建筑的規模、整體布局、建筑工藝、建筑結構、建筑特點、建筑匾額、楹聯、附屬物、標志性建筑包括縣衙、古牌坊數量及規模、老胡同、廟宇、作坊、商鋪、教育、教堂等;現存古建筑的規模、數量、分布、權屬;現在古城區的建筑情況。歷史人物方面包括即墨縣令及其傳說故事;與古城有關的名人及其家族變遷。而這些人文歷史史料,都將納入古城規劃建設中,并編輯古城歷史文化書籍,制作古城三維動畫,展現古城歷史演變。
名詞解釋
五福巷 五福巷又名當鋪胡同,原為道光年間一名姓丁的黃縣人開辦的當鋪和錢莊,主要典當衣物、首飾以及生產資料等。1921年左右,因兵荒馬亂,無法經營典當業而關門停業。后被5家富戶購置,按統一格式改為民居,巷內的建筑模式和形式基本相同,大門內有兩處院落,各立門戶,稱五福巷。
老縣衙 坐落在即墨城中山街東端路北立法街29號的市博物館后院。自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遷城立衙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了。歷經滄桑,城內的古建筑大都隨歲月的流失而煙消云散,惟獨縣衙的一至三堂幸存下來,成為山東省唯一能看到的三堂老縣衙。
延伸閱讀: 即墨千年古城規劃圖新鮮出爐 4700戶居民拆遷 上周青島樓市成交量繼續下滑 高端盤拉高均價
又老又破身價高 西部學區房單價動輒兩三萬 交了首付房價咋多次變化 一房一價變更得申請 原膠南房子暫不限購 13種裝修行為屬違規裝修 上百套扎堆上市租金遠超住宅 精裝公寓出租難 市北區內蒙古路30號片區拆遷規劃方案已調整 麗景苑電梯居民等了6年 開發商稱最快9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