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無小事,它關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堪稱牽一發而動全身。“公攤面積
免費”有利于拆遷戶的居住條件得到真正改善,并依法獲得更多補償,這充分體現了政府部門對市民權益的切實尊重和維護,讓人期待。
1月9日,青島市人大新聞發布會透露,《青島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草案)》即將通過。與以往相比,草案的最大變化是增加了“補償房屋的公攤面積單獨計入應補償面積”,也就是說,補償房屋的公攤面積部分,作為應補償面積由征收人給予補償,而不用市民自己掏錢。
拆遷,是任何一座城市在發展中都繞不過去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拆遷史,在拆和建的騰挪中,城市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群眾獲得了更好的居住條件,城市一再變換新顏,城區結構和功能也得以優化。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難免有一種天然的拆遷沖動。但是,拆遷關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堪稱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嚴格依法進行,在拆遷過程中切實保障市民的利益不受侵犯,保障被拆遷居民獲得合理補償。
為此,本市自2006年以來,依法確立“就地房屋補貼”作為基準的房屋補償標準,這在當時較好地保障了被拆遷人的權益。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規定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也日益凸顯。例如,一般來說,被拆遷房屋多是兩到三層的平房,甚至是獨門獨院的單層住宅,套用房地產業的行話來說,就是容積率較低,開發商很容易通過拆多層建高層、提高新建房屋容積率的方式來獲得收益。但對于拆遷戶而言,他們獲得的安置房屋,一般都是高層甚至超高層,面積雖然還是那些面積,但由于高層公攤面積較大,實際房屋使用面積嚴重縮水,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青島市此次地方性立法,主要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草案要求,公攤面積單獨計入補償面積,這樣,市民的拆遷安置房屋就普遍增加了19%~27% 的建筑面積,而選擇貨幣補償的也會比以前增加23%的補償,從而保障了拆遷戶的居住條件得到真正改善,讓拆遷戶依法獲得更多的補償。這充分體現了立法部門與時俱進的思想,也體現了相關政府部門對市民權益的切實尊重和維護。
此次立法的與時俱進還體現在,它明確了房屋征收與補償的主體既不是開發商等商業主體,也不是政府的某一個職能部門,而是市區等各級市人民政府,并針對房屋征收中的社會穩定風險隱患做了進一步規范。特別強調嚴禁以暴力、脅迫等手段迫使和欺騙被征收人簽訂補償協議或者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拆遷無小事,它直接涉及對房屋所有權人重大財產權的處置,是一個極其嚴肅的法律行為。相對拆遷方而言,被拆遷戶又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群體,所以,只有在立法上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根據拆遷現狀和群眾訴求進行適時調整和完善,才能真正保障拆遷戶的合法權益,減少城市發展對他們的傷害。畢竟,市民才是城市發展的最終目的和歸宿。
熱點閱讀:
元旦假期疲軟拖樓市后腿 青島上周新房賣1846套 2013年青島樓市猜想:寒冬已過去 市場回暖? 青島安置房公攤面積有望白送 貨幣補償可增23%
青島二手房2012年簽約19609套 同比增長兩成 樓市調控加速行業洗牌 房地產進入“大”時代 區劃調整帶兩大利好 原膠南樓市“暖冬”后“冬歇” 新年樓市上演開門紅 暖冬行情致調控呼聲再起 新黃島區成“角力”主戰場 16新盤今年入市 保障房9日起海選 香檳國際首日14人棄購 嶗山區委書記齊家濱:2013年重點打造金家嶺金融新區 黃島區委書記張大勇:做大做強西海岸 再造一個新青島
投資15億元興建疏港高架 黃島將實現“三個再造” 專訪李滄區委書記傅明先:李村河下游今年整治 外來大鱷稱霸2012年青島樓市 房產競爭洗牌白熱化 青島今年將改造1.7萬戶危舊房 分布在三區(圖) 青島港老港區將成郵輪母港城 打造“藍色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