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學進
浙江省教育廳近日發布了《關于改進與加強中小學作業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指出,中小學校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1月11日《現代金報》) 這的確是一個讓廣大家長“喜大普奔”的消息。調查得知,十有八九的家長都對家長作業不勝其煩,但因為是老師布置下來的,再煩也要完成,否則孩子第二天會挨批。于是乎,家長們下了班,忙著買菜燒飯,吃飯刷鍋,盡管累得要死,也要陪孩子做完家庭作業。碰到做不來的,如電子小報什么的,還得趕赴文印店,花錢請人代做。
家長作業到底有哪些?這次浙江省教育廳罕見地在《意見》中列出了11種家長作業,包括小學低年級語文聽讀作業,數學拓展作業,制作各類小報,要求學生游遍指定的博物館等,五花八門,稀奇古怪。實際上,遠不止這幾種。這明擺著就是在折騰孩子,折磨家長!
家長作業真正的弊端在于加劇教育不公,人為地將農村學生和農民工子弟邊緣化。總覽《意見》中所列的11種家長作業和媒體曝光的形形色色的家長作業,不難發現,絕大部分家長作業都是為城市孩子和家長量身定做的,沒發現有哪一項適合農村孩子和農民工子弟。就拿在城里公立學校就讀的農民工子弟來說,有幾家的出租房里配備了電腦和打印機?有多少孩子家長的文化水平應付得了花里胡哨的家長作業?權且認為,安排諸如此類的家長作業的初衷是好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但從維護教育公平出發,家長作業也非廢了不可。
筆者所擔心的是,僅憑一紙文件未必能廢得了家長作業,還需有相關配套措施。從《意見》中看出,辦法有三條:一是列出11種家長作業。二是減輕作業量。《意見》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完成書面作業的總時間最多不超過1小時,初中學生每天作業時間控制在兩小時之內。三是要求學校定期檢查和統計各年級作業的總量及批改情況,分析作業的質量,每學期開展一次有關作業情況的問卷調查,并形成調查報告。
在此,還要補充二點:一是對違規布置家長作業的老師和學校要予以一定處罰,二是查清并廢除所謂的“上級要求”。據悉,被浙江省教育廳點名的某些作業是“按上級要求”布置的。這點指導意見也提到了。既如此,何不一并廢了它。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