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畢舸
近日,27歲女生陸盈盈成浙大教授、博導一事備受媒體關注,而26日上午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發布《致歉》,聲明之前的網頁內容有誤,陸盈盈的職務是特聘研究員,具有博士生招生資格,但并非教授、博導。(2月26日《南方都市報》) “最年輕女博導”新聞一出,頓時成為輿論焦點。27歲就成為教授、博導,確實超乎很多人的想象。有意思的是,圍繞27歲成為博導是否存在貓膩,網友跟帖分出觀點截然相反的兩派,贊同者認為其體現了不拘一格選拔年輕人才的開放性環境,而反對者則質疑其年齡、履歷和經驗是否足以承擔博導責任。而就在輿論為此紛紛擾擾之際,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卻發布致歉聲明,這樣的情節反轉讓人更加瞠目結舌。
有關特聘人員的資歷等認證居然出現如此大的失誤,將27歲女生冠以教授、博導頭銜,這是否也反映出相關機構的某種急切心情?“最年輕女博導”成烏龍,背后需要大家共同來探討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表述錯誤,而是何為優秀人才,高校如何用更符合時代進步的標準來選材,以及年輕人才進入高校任教之后,如何提供寬松、可供其充分發揮才智的學術本位氛圍,也許是比“最年輕女博導”更亟需高校去推進的制度建設。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