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何利權 湖北一個小伙子,因為自己覺得“混得不好”,整整15年沒和家里聯系,更別提回家看看了。這個小伙子也因此被注銷戶口。近日,因為辦理一張臨時身份證,重慶民警得悉這一情況,最終通知了小伙子家人。時隔15年后,一家人終于團聚。(2月9日《重慶晚報》) 這位新聞當事人遠赴他鄉漂泊十余年,盡管“沒有哪一個春節不想回去”,但是自認為“混得不好、沒臉回家”,甚至有一次買好了車票,上車前又打起了退堂鼓 。不是因為親情淡薄 ,不是因為事務纏身,而僅僅是因為“混得不好”,就刻意有家不回,讓自己與親人在痛苦中等待、煎熬。
仔細想想,我們之中有多少人像他一樣,期待“春節回家”的同時,又會憂之懼之——匆匆一年過去,若是親友問我年入幾何,有無房車,對象何在,我該怎么應對?《2014年春節基層打工領域調查報告》稱,37% 的受訪者2014年過年不回老家 ,“混得不好,不好意思回家”占到其中的47% ,而像新聞中的湖北小伙這樣連續15年杳無音訊,無疑是“恐歸”心理的極端表現。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步入社會之前懷揣夢想、艷羨成功,出人頭地以光耀門楣就是對于未來的全部夢想,然而一些人飽嘗生活的艱辛以后,才知道要想達到世俗意義上的“混得好”似乎很難,更有太多太多的事,比“混得好”更重要,生命中絕不可錯過。
這位湖北小伙專科沒有畢業,在外漂泊多年,端過盤子,賣過卷簾門,做過清潔工、服務員,按照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標準,恐怕沒有人會覺得他“混得好”。許多人回家仿佛不是為了團圓,而是為了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光鮮。混得好的自然風光無限,混得不好的則臉面無光。然而,當我們拿“混得好不好”去審視一個人的時候,似乎并沒有去關照他作為人本身的喜怒哀樂,而是將他的價值簡化為“干什么的、賺了多少”;而當我們拿“必須混好”要求自己的時候,可能就會將親人的關心視作壓力,將回家團圓視作一場考驗,以至于忽視自己的真實情感,讓生活被“面子文化”所奴役。
所謂“混得好”,到底是有錢、有車、有房,還是溫飽之余內心充實、自得其樂?現實社會似乎習慣性地將個人價值“物化”,用房子、票子、車子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這是一個生活成本過高的時代 ,以至于我們對“物質”產生如此大的依賴與焦慮;這也是一個缺乏個性、迷失自我的時代,以至于對于成功的理解都是整齊一致、單調平庸。
每一個“恐歸”的游子都應該明白,父母當然希望你事業有成、混得體面,但是你的健康與快樂、家庭的團圓與幸福,乃至一個微笑、一聲爸媽都比所謂的“混得好”重要得多。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