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的“18號文”,到隨后的“國八條”、“國六條”、“國四條”、“國十條”、“新國八條”,再到最新出爐的“國五條”及其細則……10年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先后9次專題研究
房地產市場
調控。然而,10年持續調控,房價一路走高。(本報3月3日A9版報道)
有必要對過去10年的調控做一次全面總結,吸取教訓,為今后樓市科學調控尋找出路。首先需要反思中國房地產的定位。回顧這10年不難發現,房地產定位并不清晰。2003年“18號文”明確房地產業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此后房價進入長期上漲,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過度市場化、保障不足的局面。2007年,我國房地產才開始由“經濟支柱”向民生保障傾斜。如果房地產定位始終很清晰,市場化和保障化同時推進,或許不會出現“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局面。
其次,行政調控雖然靈活但不持久,很難真正影響市場預期。要想影響市場預期,必須完善房地產市場法律法規,以長效手段讓市場穩定發展。然而,樓市宏觀調控這10年,房地產法律法規建設卻相對滯后,如住宅保障法至今未出臺 、土地法遲遲未修訂。再者,就行政調控本身而言,每輪調控的政策力度和執行力度與公眾期待多少有差距。調控政策落實不到位,既不見與政績考核掛鉤,也不見嚴厲問責。馮海寧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今日房產熱點 10年9次房地產專題調控 房價為何“屢調屢高” 新政攪熱二手房市場 警惕交易成本轉嫁購房者 投資1.4億元 平度七區域今年進行供熱改造 20%個稅青島暫未跟進 二手房本周或迎來過戶潮 今年首批經適房項目初步確定 最好位置在市北CBD 宗慶后:關注"城市貧民" 階梯式供房滿足剛需 市北今年啟動11個危舊房片區改造 涉1.6萬戶居民 1月新房市場遭遇“春劫” 成交量不足1月一半 怕恰好遇上新政生效 房屋買賣補簽“分稅協議” [編輯: 鹿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