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銀玉芝
12月17日,社科院發布報告稱,2011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個,收支缺口達到 767億元,個人賬戶空賬額繼2007年突破萬億大關后,再次突破2萬億元。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表示 ,建議劃撥央企利潤來彌補養老金缺口,爭取到2020年做實個人賬戶。(本報12月18日A38版報道) 今年以來,圍繞如何解決養老缺口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其中不少和社保部分相關的學者和官員的建議都提到增加個人繳費,把個人賬戶做實,或者實行延遲退休制度。毫無疑問,以上兩個方案都遭到公眾的抵制。畢竟,解決養老缺口問題 ,不能僅僅只在公眾身上打主意。
其實,中國目前社保繳費率已經不低,實際社保費率超過40%,甚至高于不少經濟比我們發達的國家。但普通公眾卻享受不到不需要自己掏錢或繳納很少養老金的事業單位、機關單位職工那樣的養老待遇。
當下養老制度給大部分階層、群體造成的公平性焦慮,導致任何增加公眾負擔的解決方案都會遭到反對。相較而言,讓央企或者國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為公眾養老承擔部分責任并不為過。財政部數據顯示2010年國企盈利19870.6億元,這其中大部分利潤是央企創造的。本來根據規定,部分央企須上繳利潤5%—10%的紅利,據統計2010年央企共上繳紅利僅440億元。而根據中石油的年報,僅2005年,中石油就向美國投資者分紅600多億元人民幣。央企焉能只做外國人的紅利機構?
顯然,作為全民所有的央企并沒有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于此而言,用央企的利潤來彌補養老缺口無疑合情合理。目前央企和國家財政情況都處于歷史上較好的時期,應當說是解決養老缺口的好時機。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應對老齡化的壓力更大,解決養老缺口的問題早晚要面對。越早致力于解決養老缺口問題,越早開始解決中國養老制度的公平性問題,對于中國社會的長期穩定越有利。從社會公平和央企責任角度看,央企承擔起養老缺口的部分責任實在不由推脫。如果央企能夠拿出部分利潤,則無疑減輕財政的負擔,可以讓公共財政的錢用于更多亟需的社會民生領域,更好地促進社會公平。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