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正在安裝船底板,船底板之間絕不能有任何空隙。
隆冬時節,漁船多已不出海,正是排船的時候。1月5日,記者在秦樓街道張家臺村排船廠采訪了解到,現在排船的生意并不多,他們一冬天只排了四艘船。隨著近海漁業資源的枯竭,四五十馬力的小型漁船因為無法出遠海,所以捕不到大魚。而500多馬力以上的鐵殼船則具有抗風浪出遠海的優勢,所以小型的木船正被大型鐵殼船取代。生意減少后,一些會排船的老工人也開始轉行,現在造船人并不好找,5000多元都很難請到技藝精湛的老把式。
探訪5人仨月能造一艘船 1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張家臺村排船廠,船廠院子里擺著4艘未完工的木船,都是剛剛裝好了龍骨和肋骨。
“造船完全是技術活,現在會做的已經越來越少了。從開始做龍骨開始到成船,一共有十幾道工序,四五個人排一艘十三四米的漁船,大約需要三個來月?!惫と税灿瘳F向記者介紹,最先裝的是龍骨,也就是船底的一根圓形槐木。將龍骨固定在支架上之后,就開始安裝一道道肋骨,也是用槐木做成的,兩排肋骨像巨大的魚骨頭,大體形成了船的支架。
“最難的步驟就是底板。一般要三四個人齊動手才行?!卑灿瘳F所說的底板,即我們常說的“船底木”,沿著龍骨的方向,并排六根落葉松木片。因為常年在水下泡著,所以一定要耐得住海水腐蝕,松木是上好的選擇。安玉現指著一根底板說,“你注意到沒有,底板在船頭是立著的,往后走就變成了躺著的,所以會有一個180度的扭轉。想把一塊四五厘米厚的木頭扭個彎可不是容易的事,要提前把落葉松木放到長桶里用水煮,一般要煮上一晚上才能軟化。裝的時候,還要一邊用力一邊用熱水燙著,防止木頭出現斷裂。”
底板裝好后,還要裝“大拉”“擋壁”等,成型后上漆再裝上各種動力裝置,前后非常麻煩。
無奈月薪5000找不來工人 工人孔師傅說,他從2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下海捕魚,也跟著師傅慢慢學排船。據了解,現在排船工人比較難找,多是年紀比較大的。想要成把好手,至少要學到四十歲以上,才能帶頭完成裝底板這樣重要的工作。技術好的工人一天工資一百七八十元,算下來一個月薪水5000多元??删褪沁@么高的工資,也很難吸引年輕人來學。一是技術水平太高了,二是這個工作時間不固定,一年只能干六七個月。
“想學成好手,需要從二三十歲就開始學,一直到四十多歲才能學成?!笨讕煾嫡f,漁民的收入就是沒定數,可能出海打一天魚就能發300塊錢工資,但可能接下來幾天又沒有活,而且一年頂多就能干半年。
記者了解到,現場20多名工人,真正的行家只有幾位,其他多是來幫著抬抬木頭出出力氣的,真正獨立排船的技術并沒有掌握。因為廠里缺人手,就拉過來幫忙的。
調查造船高峰期已過去 “現在造船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了。北沿海這一線船廠并不多,很多船都是從我們這里出去的。明顯感覺這兩年來排船的少了?!睆垘煾嫡f,三四年之前,排船有一個小高峰,他們這個小船廠,一年能排五六十艘船,忙得不亦樂乎。而今年一共才排了十幾艘船。
以前排的船多是四五十馬力的捕魚船,拉網用的。而現在則是以馬力更小的養殖船為主,這些船多是附近漁民養殖用的?!叭渭遗_等這些村的海虹養殖比較多,需要不少小漁船,造起來比較簡單,馬力也沒有那么大。”
張師傅說,木船越來越少,而四五百馬力的大型鐵殼船則多起來。有不少已經報廢的小漁船,都沒有再建造新船,記者在大泉溝村往北沿海,處處可以看到已經報廢的漁船扔在岸上。
■新聞延伸 鐵殼船將逐步取代傳統木船 “現在近海的漁業資源越來越少了,想捕大魚,只能到遠海,這些四五十馬力的小船又不能跑那么遠?!贝笕獪蠞O港漁民劉先生說,到了年底近海已經無魚可捕,想捕魚只能冒險到遠海。所以小漁船越來越少,很多漁民造了船之后要么面臨沒魚可打的尷尬局面 ,要么冒險到遠海。這樣四五百馬力的大型鐵殼船的優點就顯現出來,這些船可以幾十天在海上航行捕魚,可以抗擊更大的風浪。
根據資料顯示,2006年,日照有3118艘海洋捕撈漁船。而到了2011年,這一數字則降到了2672艘。漁船馬力合并之后,漁船出海更遠了,漁業的效率提高了,這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北沿海的張家臺、大泉溝、任家臺等村的漁港仍以小型漁船為主,而在臨時漁港和嵐山漁港等則已經成了鐵殼船的天下。
文/圖 記者 從春龍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