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韓金惠
“無現金社會”如何實現、何時實現,還需要細節上的反復磨合,僅僅靠支付企業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政府也應有所準備,比如,在頂層設計方面提前進行考慮,探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必要性,等等。 如果一分錢不帶,你敢出門嗎?三年前,絕大部分人都會堅決說“不”。但今天,隨著掃碼支付、銀聯閃付、網上支付等方式的興起和銀行卡的全面普及,很多人都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沒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代表建言推動“無現金社會”的到來,而支付寶官方更是表示,中國將在5年后成為“無現金社會”。(3月29日《海西晨報》) 兜里沒帶錢,出行沒問題,就在幾年前,這還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今天,連路邊賣烤地瓜、賣瓜子的也有了微信、支付寶。吃飯、出行、買菜……對很多人而言,只要一部手機,似乎沒什么搞不定的事。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正走在通往“無現金社會”的路上。大趨勢似乎清晰可見,不過也要看到,任何變革都需要一個過程,“無現金社會”如何實現、何時實現,還需要細節上的反復磨合。
支付方式的變革,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生活方式的轉變問題。對于“手機控”們來說,無現金支付早已習以為常。但是還有很多人對智能手機相對陌生,比如一些老年人以及互聯網不發達地區的居民等。所以,眼下談實現“無現金社會”還為時尚早。比如,不久前青島就發生過無現金支付造成障礙的事例,3月15日,凱德MALL停車場開始收費,并聲稱收費只能通過微信支付,導致出口擁堵,惹來不少抱怨。無奈之下,3月18日,停車場開始收現金。有工作人員表示,此舉是為方便沒有微信的老年人等群體。
除此之外,信息安全也是消費者的一大顧慮。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屢屢發生,各種支付平臺漏洞頻現,讓支付者蒙受損失的案例也不絕于耳。在進入“無現金社會”之前,這些問題必須予以妥善解決,不把這些“地雷”排掉,人們又豈敢踏實上路?
現金使用越來越少已是不爭的事實。關于日后可能到來的“無現金社會”,我們要做的是理性對待。首先,要認清“無現金社會”需要一套十分完善的社會對接系統,涉及支付工具、對接設備、網絡系統、安全保障和金融機構等方方面面,僅僅靠支付企業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政府也應有所準備,比如,在頂層設計方面提前進行考慮,探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必要性,等等。其次,金融機構也可能面臨重大變革,需要在現有業務下進行更多嘗試和探索,創建更多優質平臺。同時,消費者也應主動適應消費轉型,補充相關知識儲備。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