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市民對于食品安全還有一些認識上的誤區,5月13日青島市食藥監局還特地整理了一些食安專家說法,為消費者解讀食品安全認識誤區。這次為市民普及食安知識的是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
1 安全≠營養 陳君石:食品安全一般不討論與“健康危害”無關的事。世界衛生組織將食品安全界定為“對食品按其原定用途進行制作、食用時不會使消費者健康受到損害的一種擔保”,它的核心是“健康”,它和產品的質量或營養是有一定區別的,雖說質量不好或營養不好的食品也可能造成健康問題,但營養不好的食品也可能沒健康問題,這之間不能劃等號;它也不討論商家的經營方式和誠信問題。
2 安全≠零風險 陳君石:食品生產不是要承諾零風險,而是要將風險降得越低越好,降到風險可控的范圍。對于食品安全“事件”要進行具體分析,因為具體情況很復雜,但在實際中,大家往往就沒這么冷靜了,只要一有報道哪個企業的產品出了問題,經常是事件還沒查明,大家就開始表態,開始批判,開始給企業定性了,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你潛意識里還是認為企業是完全不應該發生任何事件的,所以盡管罵,罵錯了沒事!
3 不合格的食品≠有危害的食品 陳君石:一個產品被判為不合格原因很多,標簽問題、超過保質期、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等等。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有可能只是風味不佳了,未必就有害;至于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因為標準的制定一般都會留“安全余地”,所以只能說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會有引發健康問題的“風險”,但并不絕對致病。舉個例子,鬧得很兇的含菌水餃,它是不符合當時的國標,屬于不合格食品,但考慮到當時國標規定得太嚴,而且水餃煮著吃就可以殺滅那些病菌,所以這樣的“不合格產品”基本是沒事的。
4 以前的食品≠更安全 陳君石:這個問題跟問“是不是以前的交通更安全”有異曲同工之處。現代食品更豐富了、流通更廣泛了,在這個龐大的基數上,無論以什么概率來算,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劇增”了,再加上我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提高、媒體曝光增多,能看見的食品安全事件當然是更多了。不過,就算從絕對的角度來看,以前的食品也未必就更安全。網易曾經做過一個專題叫“誰說改革開放前的食品就靠譜”,從我們最日常食用的大米、蔬菜、茶葉、醬油來說,“以前的”都不見得更安全,那時候的陳化米比現在的多,發霉的糧食都不舍得扔。很多人以為那時候農村的蔬菜就更“綠色”,有一部分當然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的工業污染、生活垃圾污染還很少,但那時候使用高毒農藥(敵敵畏、66粉之類現在已經禁了)。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其實是不太顧得上食品安全的。以前的冰棍里多放點糖精色素,那叫有滋有味,現在多放點色素,叫做亂添加。
5 含致病物質≠一定致病 陳君石:是否產生危害要看該種物質的劑量。所謂的致病物質(包括“致癌物質”)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并不是說一種食物中含有某種物質就一定致病,致病還要考慮其劑量、致病條件,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你可能會說,也許一兩次不會致病,但長期食用誰能保證不致病呢?(長期食用可能致病是媒體最常用句子)——確實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制定標準,標準的制定一般都會考慮“長期食用”的問題(包括照顧到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孩),所以不超過標準規定的限量值一般是不用擔憂的,也不用蓋上毒食品的帽子。
6 添加劑≠不能使用 陳君石:問卷調查的結果表明,消費者下意識地認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是當前最重要的食品安全問題。為什么消費者最關心食品添加劑?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大家不了解食品添加劑;第二是食品添加劑的違法使用,造成了一些影響很大的事件,比如“染色饅頭”;第三是大家把非法添加物混同為食品添加劑了,比如三聚氰胺、蘇丹紅,其實都不是食品添加劑。有的消費者說“最好什么添加劑也不要加”,其實不能這樣。食品添加劑是現代食品加工業的靈魂,有了食品添加劑才能滿足各種人的需求。如果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保質期長、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價錢相對合理的食品。所以,食品添加劑的關鍵就在于評估其風險,制定出一個“限量值”,讓人在按照規定食用的情況下,好處能遠遠超出風險。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劉旭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