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楓逸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收支不平衡,財政支持難以持續,個人賬戶面臨虧損風險。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楊良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之所以出現比較多的問題,是因為之前個人繳費是16% ,現在是8%,這顯然是不夠的,我認為,提高個人繳費率是解決資金供需矛盾的一個選項。”(5月7日《京華時報》)
近年來,養老金缺口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前不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透露,2014年職工養老征繳收入增長明顯低于支出增長,養老基金收支缺口愈加明顯,一些省份當期已經收不抵支。面對可以預見的虧損風險,一些專家學者開始打起公眾的主意。
然而,楊良初研究員提出提高個人繳費比例并不現實。今年初,有媒體稱中國社會保險費率全球第一,盡管人社部予以澄清,但同時也坦言,目前我國各項社會保險總費率超過了40%,總體偏高,并承諾社保費率將適時適當下調。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需要政府、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責任。因此,解決養老金供需矛盾,還要統籌考量,開出綜合藥方。首先,加大財政支持。養老金面臨虧損,一定程度上源于財政支持的欠賬,需要各級政府加大對社保基金的投入。其次,提高投資回報。今年兩會,不少代表委員建議國家盡快推動養老金投資保值的相關改革,避免養老金“趴窩”貶值。第三,告別“單腿走路”。個人養老體系可以劃分為“三大支柱”,即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目前,我國政府養老金占比近九成,企業年金約占一成,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幾乎為零。有關部門必須出臺稅收等優惠政策,積極鼓勵企業建立年金制度,扶持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盡快實現“三條腿”走路。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