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見習記者 欒英杰記者 趙偉華)
陀螺加速器 、智能風扇 、能執行指令的汽車……1月25日上午,
城陽新聞的40余位
小記者開動腦筋,自己動手做出一個個機器人,過了把小小發明家的癮。當天,小記者們在寶龍城市廣場的比特機器科技活動中心,跟參加世錦賽FLL 比賽的高級機器人、智能叉車機器人面對面,還跟他們一起做游戲。
1月25日上午,《城陽新聞》小記者團的40多位小記者走進比特機器科技活動中心,看著各式各樣的機器人模型,孩子們異常興奮,紛紛湊上前去一探究竟。接著,比特機器人活動中心的Tony老師給小記者們講解科技知識,展示不同功能的機器人,像生活機器人、藝術機器人、軍事機器人、救援機器人等。
科普環節,小記者們的興致很高。“小記者心目中的機器人是什么樣子的?”Tony老師的問題一出,小記者牛祝軍搶先回答:“有頭,有手和腳,而且能幫人們干很多事。”“機器人是由電路連接的,人們可以指揮機器人做很多事。”小記者劉翔同學接著說道。“機器人會戰勝人類嗎?”小記者童家輝覺得不會 ,因為機器人是由人類發明的,程序是人類設定好的。在自由討論環節,小記者們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小記者王奕茹想制作一個能夠陪伴人的機器狗,這樣孤獨的老人們以后就不會孤單了。王睿很認真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做一個情感機器人,當人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安慰人們,讓人們不再傷心。”小記者楊濟萍則看著機器人有感而發,說道:“可以讓機器人去災區救人”。
當天活動中,最有趣的環節就是小記者們體驗小小發明家,自己動手制作機器模型了。比特機器科技活動中心的老師們根據小記者年齡分成了四組,二年級組制作風扇,三年級組制作陀螺加速器 ,四年級組制作小汽車,五年級到七年級的小組則做更復雜的智能汽車。分工之后,大家開始制作起來。制作風扇的指導老師常珊用形象的比喻為小記者們講解原理,“大家在連接各個部件的時候要遵循漢堡結構,兩層面包中間加一層肉才可以連上,否則就對不上了。”小記者們聽得很認真,開動腦筋,按照老師要求做起來。陀螺加速器的指導老師邊演示邊講解了大齒輪帶動小齒輪與小齒輪帶動大齒輪的速度差別,小記者們“吃透”原理后動起手來就容易多了,小記者李俊熙很快就做好了自己的陀螺加速器,很是自豪。
剩下的兩組小記者制作汽車的難度比較大,但是小記者們在老師幫助下克服了各種困難,劉想同學的小組率先完成了汽車模型,臉上掛滿了微笑。五年級到七年級小組同學制作的智能汽車難度最大,小記者們需要先將設定好的程序加載到控制器中,然后再進行組裝,還要遙控器“發號施令”,在岳老師的幫助下,一輛輛機器人汽車也誕生了。
活動最后,小記者們觀看了機器作品展,還跟智能汽車進行了互動游戲,比一比誰的小車能把對方領域內的杯子取回。“可好玩了,科技的力量真大啊。”小記者袁榕榕感嘆道。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