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舒圣祥 浙江省浦江縣兩個月前公布的《無償獻血優惠政策實施意見》規定,榮獲國家無償獻血奉獻金獎(累計8000毫升)、銀獎(累計6000毫升)、銅獎(累計4000毫升)者,直系子女參加中考分別給予3分、2分、1分的加分。浦江縣衛生局局長張國斌表示,“因為縣血庫長期缺血,主動無償獻血的人實在太少,才想到用政策鼓勵。目前,全縣累計獻血4000毫升以上的一共 24人,累計8000毫升以上的只有1人——適用人群很少,政策的引導作用要大于實際意義。” 無償獻血與中考加分,本是完全不搭界的兩件事,竟然能被地方政府神奇地聯系到一起。難怪有網友感嘆:“以前上學要拼爹、拼房子,現在要‘拼’血了。”父母無償獻血數量與子女高考加分,兩者之間本沒有任何可掛鉤之處,唯一的解釋只能是:地方政府將中考加分當成了鼓勵無償獻血的“獎品”。因為浦江在無償獻血方面一直處于落后狀態,于是,為了鼓勵無償獻血,當地政府想出了這個辦法。
按照一般的評價,當然可以說“出發點是好的”。問題是,出發點好就可以隨便亂來嗎?中考加分關系到眾多考生的利益,做家長的當然會重視。“為了政策,我也算是拼命了!對將來的兒子說一句:放心中考吧,爸已經幫你拿到加分政策了!”說白了,“拼血”本質上還是“拼爹”,只不過拼的不是權勢和金錢,而是身體。那些身體不適合的,或者獻血太晚趕不上的,當然會覺得不公平。此外更不公平的是,獻血證也是可以造假的,或者是可以買來的,二級運動員證書不就是活生生的例證嗎?
以無償獻血數量作為中考加分的依據,無疑是對考試公平的一種綁架。換言之,在相關官員眼中 ,教育公平的那幾分,其重要性遠在促進無償獻血的政績需求之下。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并明確“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浦江縣的做法,顯然與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馳,是領導拍腦袋決策的產物。
一個正常的成年人,每次獻血400毫升,每年獻血兩次,達到4000毫升的獻血量,需要5年時間。如果想要獲得中考加3分的優惠,則至少需要10年。浦江縣政府可否拍胸脯保證:到時候獻血量夠了,政策一定不會變?倘若政策本身存在極大不確定性,卻以此大肆宣傳,豈不是對市民的欺騙?無償獻血本是公益行為,浦江的做法,不僅可能導致家長不顧健康盲目獻血,更會讓無償獻血從根本上變味為某種利益交換——父母獻血,子女加分,這是名副其實的“帶血的加分”。
浦江縣此舉無論初衷如何良好,都犯了一個最大的毛病:政策工具主義。試想,如果地方政府基于政績需求或者其他目的,凡是想要推動某項工作順利開展,就將其與考試加分掛鉤,那考試公平何在?在“政策工具主義”下,加分項目的增減設置,事實上成為政府手中的一張王牌,這無疑是對教育公平的嚴重破壞。具體到浦江的做法,一方面無償獻血被羞辱,另一方面考試公平也被綁架。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