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孵化器概念的鼻祖,美國超過半個世紀一直是世界創新培育領域的風向標。在
天安數碼城孵化器項目——創業大廈開業之際,美國特別是
硅谷孵化器到底有什么值得天安借鑒之處呢?
導師機制 初創團隊在初期能否得到好的導師知道,并得到導師相關人脈資源的支持,對產品、市場及后續融資都會由顯著的幫助。因此許多美國孵化器網站上總會很自豪地把名下導師資源一一列出。除了掛名之外,這些導師都擔任著和孵化器親密接觸的任務。一些導師本身就是投資人,作為導師可以更容易和創業者建立合作,抓住投資機會;有些導師的資源則會對初創公司起到實質性的幫助,就可能獲得一定的股份。而對于大多數年輕的創業者來說,這些經驗和資源是他們憑自己能力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的,但又是他們創業所必需的。
校友機制 在美國,強大的校友網絡不僅體現在各個高校,類似的機制也被眾多孵化器所發揚。比如進入硅谷的Y-Combinator孵化器的團隊,都會被貼上YC校友的標簽。這樣不僅年輕的團隊會與YC之前成功孵化的企業有親密接觸,得到與它們合作的機會;同時在同一批孵化企業之間,也能夠相互借鑒學習到很多東西。比如為企業用戶定制的軟件公司,就可以直接在以前成功孵化的企業與周圍的初創企業做推廣,這樣對產品的推廣和發展都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同時,這種互相協作的關系,使很多企業之間達成了良好互補。
與風投合作 除了把項目篩選進來,并且幫助它們快速成長,孵化器也很重視的一大問題就是如何幫孵化的初創公司得到后續融資。在美國,初創企業發展的整個投資環境已經建立的相對成熟, 風險投資機構與孵化器的合作非常密切。除了風投的合伙人在孵化器中擔任導師外,很多風投也參與了孵化器的早期的種子基金的建立。在完成孵化器之后,很多風投都會參與企業的進一步的融資。尤其是好的項目,風投都希望能一直保持聯系和合作。而孵化器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為很多風投機構推薦項目,讓自己孵化的企業走出去之后,也有很好的發展。
總而言之,要做好創業孵化,除了在硬件設施上要有一定的投入,在軟性服務方面更應該下功夫。借鑒全球最前沿的經驗,結合當地的優勢產業,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把所孵化公司的集群效應發揮到最大。
[編輯: 孫正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