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了《 中國住房發展(2014年中)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中國房價整體不會崩盤 ,但存在局部崩盤情況,并且這種局部崩盤情況還會持續在一些房價高、前期開發量大的二、三線城市出現。
倪鵬飛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迎來又一次的市場調整 ,未來10年,房地產市場將進入低速增長階段,“
暴利”時代終結,但房價暴跌不可能。倪鵬飛表示,應該讓市場充分發揮自我調節作用,一、二線城市目前不適合放松限購,政府不應急于救市,盲目采取行政措施干預。
半年回顧 全線上漲到普遍微跌 報告稱,2012年下半年及2013年大中城市房價暴漲,刺激了住房開發投資的迅猛增長 。這些新增供給在2014年集中入市,從而形成大中城市階段性供給過剩的格局。
經歷了2013年大中城市房價全線上漲,2014年大中城市
樓市出現主動調整,房價下跌面快速擴大,但跌幅還很有限。
2014年1~6月,中國商品住房銷售面積為4248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8% ;商品房銷售額為25632億元,同比增長-9.2% 。全國樓市出現結構性過剩,成交量萎縮、庫存水平攀升,一方面是待售面積的增加,一方面是全國銷售不暢和大中城市房價微跌,房地產企業資金回籠速度變慢,開發投資增速不斷下滑,住房市場步入低速增長期。
行業發展 “暴利”時代已經終結 對于未來市場走勢,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指出,樓市進入一個自發調整階段,未來10年樓市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也就是說進入了“白銀”階段。
倪鵬飛指出,如果將過去的10年看做加速增長時期,未來10年,房地產市場將進入低速增長階段,“暴利”時代終結。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博士、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鄒琳華分析稱,市場供求形勢正由供不應求向階段性、結構性過剩轉變。從全國看,由快速城鎮化與收入增長導致的住房總量短缺已經趨于尾聲,三、四線城市住房出現結構性過剩。從一、二線城市看,2013年市場的瘋狂上漲將誘發大量新房集中上市。
鄒琳華表示,為消化結構性過剩與階段性高供給,普通商品住房價格將進入為期2~3年的調整期。
未來展望 拐點最早2020年到來 鄒琳華表示,住房市場形勢正由供求矛盾突出向結構性過剩轉變,與此相適應,居民住房消費熱點也由“有房住”向“住好房”轉型,但房價不會出現整體崩盤。
報告稱,2015~2030年中國城市住房需求的總體走勢呈現出“上升—平穩—下降”的“倒U型”特征,拐點大致出現在2020~2025年間,屆時中國城市的住房需求將不再具備快速增加的條件。2025年后,四種情景模擬狀態均顯示出中國城市住房需求將會呈現總體下降的局面。其中,“高城市化率、低人口撫養比”和“低城市化率、高人口撫養比”情形分別對應中國城市住房需求的高位和低位水平。
報告指出,在高位水平下,中國城市住房需求的拐點將會出現在2025年以后,而低位水平下的拐點將會提前至2020年左右。
報告稱,單獨兩孩政策全面放開之后,全社會的人口撫養比也會隨之增加。但是從總體上看,單獨兩孩政策是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穩健均衡發展的。就目前而言,單獨兩孩政策的力度和強度還無法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據《法制晚報》
■觀點
一線、熱點二線城市限購松綁可能性不大 房地產市場低迷,各地爭相放開限購。對此,倪鵬飛表示,市場自發的調整有利于消化 2010年以來過度的庫存,目前一 、二線城市還不適合放松“限購”,應該支持房地產市場的自發調整過程 ,政府不應急于“救市”。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博士后楊慧表示,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松綁限購的可能性不大 ,信貸支持增加會促進主要指標回升但幅度不大 ,購房者觀望態度不會有太大轉變。
“而其它二線城市和熱點三線城市松綁限購的范圍會逐步擴大 ,住房市場調整趨勢將延續至下半年。”
楊慧建議,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應通過長效機制建設正確引導市場預期,促進住房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其它二線城市和熱點三線城市應該根據當地及區域住房市場發展特征,逐步放松限購,通過市場機制促進住房市場的深化調整。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