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時代 車型:雙駕馬車
優點:隨時上下,可賞風景;缺點:速度太慢,衛生較差。
翻看老照片,記者看到了這樣的場景:丈夫牽著毛驢笑臉盈盈,毛驢馱著竹筐,竹筐內坐著一個小男孩,竹筐旁的小腳妻子坐在驢背上,他們顯然是在回娘家。比起走路,有一只牲畜代為“背著雞鴨和胖娃娃”,似乎更輕便些。這就是最早的畜力時代,此種方式叫馱畜,有馬、騾、驢等,在牲畜身上搭個麻袋和被褥即可騎行,這種行具非常古老,早在
青島建置前就有。后來,人們發明了一種大車,在車上搭上席棚或者帆布,牛、馬等在前部套上套具,形成了畜拉大車。因為大車過于顛簸,有錢人則改坐馬轎,兩匹馬一前一后,中間是一個木制的車棚,棚內鋪上“車褥子”,走起來晃悠卻不顛簸。
德國占領青島后,城市開始大規模建設,馬路也不停加修,一種新的
交通工具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這就是馬車。馬車最開始傳入青島的都是歐式拉客馬車。此種馬車比較華麗,車篷裝有玻璃車門,當時又稱這種馬車為玻璃車,開始僅為德人乘用。后來,德商在青島開辦馬車行,車行里就改用了中國式拉客馬車。青島文史專家、交運集團青島文化傳媒公司經理劉增平介紹稱,這種馬車多為篷車,車篷用帆布制作,作折疊狀,可撐開或折疊,以遮陽或防雨。馬車有單駕和雙駕之分,青島地形復雜 ,道路陡坡很多,拉客馬車以雙駕為多,這種雙駕馬車也成為青島的特色。
魯海說:“馬車車身對面兩排座,各可坐3人,馭手在前,其身旁可坐1人,因而每車可載乘客7人。”馬車行車類似于現在的公交車,當初的路線由大沽路、河南路口至匯泉。以后,又有了至東鎮等路線,路上可以招手停。夏天乘車,緩緩而行,可以欣賞沿路的美景,王統照在散文《青島素描》中就曾寫到他與朋友坐馬車從遼寧路到東鎮 ,再到西鎮見到的青島景色;但若到了朔風怒吼的冬天,就不那么舒服了。
至于馬車車價,魯海說,1933年坐趟馬車是5分錢,包車每天5元,比
人力車要貴一些。但因為兩匹馬要喂草料,車本身也成本高,所以“一個趕馬車的每天收入也僅僅只夠一人二馬的生活費用而已”。當年馬車的管理不亞于現在的出租車和公交車,不但要求車夫統一著裝,根據檔案館的資料顯示,還要求馬車夫年齡在“二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身體強壯者”。而且政府對馬的要求也相當嚴格,要求每匹馬都要配糞桶。盡管如此,馬車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1949年4月18日《聯青晚報》上就曾刊登出馬車軋死兒童的消息,此外,因為馬車站的異味常常引起周邊居民的投訴,而馬的糞便也造成城市污染,因此到上世紀40年代,隨著
汽車的普及,馬車就銷聲匿跡了。
汽車時代 車型:燒炭汽車、無軌電車等
優點:速度快;缺點:正在改進中。
講到汽車的出現和發展,不免先提及公路的修建。劉增平給記者的資料顯示,1891年青島建置時,公路總長度68公里。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出于殖民統治和經濟掠奪的需要,加緊修建市內和市外道路,其中1903年動工、1905年完工的臺柳路(臺東至柳樹臺),全長30.3公里,鋪筑4米寬的碎石路面,是全國最早的汽車路之一。1910年,隨著中國最早的汽車站——館陶路汽車站誕生并運營,中國道路客運和城市公交行業正式開啟。
汽車進入青島應該是在1901年前后,德國總督先以兩輛汽車代替歐式傳統馬車,使青島成為山東最早有汽車運行的城市,當時的汽車很像馬車,露天式車身,雙排座,可乘坐四人。1912年,青島開始有了德國人經辦的客運站“漢斯機器車公司”,兩年后,日本占領青島,外商和華商開始在青島經營汽車營運車,這時的汽車車型
就成為鐵殼車了,可載8到12人。《青島思往錄》中稱,青島公交車真正發展起來是在1926年左右,車行有公辦和私辦兩種。然而,“當時乘坐汽車的人群,主要是德國人和中國的達官貴人,一般的百姓首選人力車,稍有錢的人會選擇馬車”,劉增平的話證實了當年的公交車行業幾起幾滅,并沒有真正發展起來。《膠澳志》也記載,1922年之后“汽車日形發展,初僅百余輛之汽車今已至五百以外”,但是“其中屬于車行營業者僅占四分之一”。可見公交車當年并不甚盛行。1945年,青島市政成立了山東省公司青島分公司市內交通站,此時,一批美國淘汰的舊轎車涌入青島,價格極低,每輛僅相當于今天人民幣幾千元。有人將其改作小型公共汽車,可以說是小公共汽車的前身,去四方、水清溝、滄口主要靠這些小公共。
今年78歲的退休公交司機王熙道告訴記者,大約1952年左右,青島市的3路車和15路車都用過燒炭車,“一米多高、一米來寬的一個大爐子安在車屁股上,車出發前先把炭填好。遇到坡大的時候,司機還得停下車,跑到車尾先搖上一陣子,等火著旺后,就會產生更多的水蒸氣,從而形成動力。如果遇到太大的坡,比如清江路上有一站是廣東公墓,那里的坡就很大。這時,乘客就得下來一部分,走上坡,再坐上車,因為當時的車沒有配乘務員,所以都是司機一個人忙活”。這種動力不足的汽車很快就被淘汰了。青島還有過燒柴油的公交車,但也因噪音大、不環保,冬天啟動困難很少再用。1960年青島市還開通無軌電車,由火車站到市立醫院一條線路增加到1999年底,2路、5路、30路三條電車線路。
近一段時間,公交車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交運集團溫馨巴士公司總經理曲國慶告訴記者,他們已有針對性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提醒乘客,公交車逃生工具主要包括自動滅火裝置 、手動滅火裝置和逃生裝置。逃生應急開關一般安裝在愛心專座上方的風道上。緊急情況下,可扳動風道上紅色的應急開關,車門就會快速打開。
交通工具與時俱進。現如今,快速路、海灣大橋、海底隧道等的連接讓青島市區不斷擴大,私家車、公交車、出租車也使馬路變得非常繁忙,早晚班高峰期有的路段堵得水泄不通,交通工具的不斷改進凸顯了青島城市發展的步履之匆匆,等到地鐵開通后,全方位的立體交通將全面建成,我們不但可以在天上飛,地上跑,還可以在地下暢游島城,這恐怕是先輩們做夢也難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