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探尋青島信號山的往事:一山高下盡紅樓(圖)

2014-04-08 09:21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信號山位于青島市市南區,海拔98米,面積6.3公頃。此山原名大石頭山,德占青島時期在山上建有信旗臺,專為船舶入港時傳遞信號,故得名“信號山”。



  1931年,紅學家俞平伯來青島游覽時,曾為信號山題寫過一首詩:“故人邀我作東游,可惜年時在早秋。三面郁蔥環碧海,一山高下盡紅樓。”而隨著天氣轉暖,這座位于青島近海的小山頭又吸引來了不少游人。登上那紅色的蘑菇樓,俯瞰山下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我們可以領略到這座城市的壯闊與風情。然而在100多年前,這座小山上曾有一塊刺痛國人內心的“占領青島紀念碑”。而直到上世紀80年代,山頭還留存著當年用以指揮船只的“德國信號臺”。這座海拔不足百米的小山到底記錄著怎樣的青島往事?當年荒蕪的“大石頭山”又是如何變成今日“空中花園”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訪信號山的往事。

  山頂曾有青島最早的無線電臺

  “這座山以前沒有什么名字,非常荒涼,都是石頭,所以老百姓叫它大石頭山。后來德國人在山上修了信號臺,才開始有了信號山這個名字。”青島文史學者魯海介紹,這座位于市南區的小山起初并沒有什么故事,然而歷史的巨變卻在這座小山上刻下了特殊的記憶。

  1897年11月,德國殖民者進攻青島。從海上襲來的德軍登陸不久,便攻占了這座荒蕪的“大石頭山”,并以此作為制高點,脅迫駐守此地的清軍撤離。1898年3月,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界條約》,青島正式淪為了德國的殖民地,這座山也開始有了新的名字。“我查到資料,這個山一開始叫‘特魯泊山’,后來叫‘迪特里希山’,這兩個人都是當時侵占青島的德軍將領。”專注于研究德占青島史的袁賓久介紹德國占領青島不久,開始在這座山上修建了一座信號臺 ,用以指揮船舶進出膠州灣。之后,又在該山腳下修建總督官邸(迎賓館)。

  而從遺留的歷史照片來看,這座“信號臺”其實是一座二層的小樓,外墻用石頭砌成,造型有些像碉堡。“這個信號臺發信號不是咱們現在想的那種電子信號,而是通過掛旗幟來指揮。”魯海說限于當時技術條件,這里使用了“旗語”作為指揮信號。也因為這個原因,這座山又被老百姓稱呼為“掛旗山”或“旗臺山”。當時在青島的英國人F·帕默曾于 1910年寫下了自己見到的信號山:“山上的信號有這樣幾種:三角形的頂尖向上表示由北方開來一艘輪船,三角形的頂尖向下表示由南方開來一艘輪船,四角形的旗是表示有一艘帆船,小紅旗表示一艘有固定航期的郵輪。而如果升起一個球形標志,則表示有一艘軍艦要到達……這些信號下面的旗幟則表示船舶的國籍。”這些變化莫測的彩旗,不僅成了山上的一大特色,甚至成為當時的青島一景,吸引了不少人坐在海邊觀看,成了真正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除了旗臺以外,德國人還在山上建起了青島最早無線電臺。到了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主權后,這里被正式定名為“信號山”。不過,隨著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山上老舊的“信號臺”早已荒廢。著有《青島旅游業的演進》一書的高玉玲介紹說,直到上世紀80年代,青島市政府才決定開辟信號山等十個山頭公園,并在山上廣種花草綠樹,修建起如今標志性的三個紅色蘑菇球。“這三個紅球建筑象征三把火炬,也是傳遞信號的意思。還有導游為了吸引游客,把這叫做‘空中花園’。”高玉玲介紹說這三個紅色蘑菇建筑大小不一,功能也不一樣。其中最高的一號樓是一座旋轉觀景樓,游客可以進入俯瞰城市美景。而最低的三號樓則安裝著郵電局的微波通訊設備。

  “迪特里希石碑”之謎

  “右側有一條路,直通總督官邸或信號山。在上山的途中,可以看到刻于山上的迪特里希紀念碑,這是為了紀念占領膠州(1897年11月14日)而建立的。”

  ——1910年,F·帕默,《青島》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青島 往事 信號山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