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別讓肉丸“涮”了消費者

2014-01-13 13:52   來源: 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文/宋立山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市場上不少肉丸,尤其是散裝肉丸,實為用各種添加劑調制而成,幾乎不含肉。

  在一些批發市場,肉丸的價格低得令人咋舌:一袋沒有夾心的牛肉丸最低只有11元左右,每袋5斤,折算下來,每斤只要2.20元。與市價一般在30元/斤的牛肉相比,肉丸與牛肉的價格嚴重倒掛。更不可思議的是,在不少批發市場,不論是雞肉丸、豬肉丸還是牛肉丸,單價都一樣。一些商販道出了其中的玄機:這種肉丸幾乎不含肉,都是用淀粉、肉彈素等添加劑調制而成的,跟肉沒有半毛錢關系。

  有產就有銷,據記者調查,這些肉丸多流入低檔火鍋店和麻辣燙攤點,售價飆升,并最終流入消費者的口中。散裝肉丸沒有商標,不標注成分。到底含有多少肉?配入了多少添加劑?會不會對人體有害?消費者都被蒙在鼓里。

  采訪中,消費者并非沒有類似的困惑,可是想維權談何容易。

  一方面,有關肉丸的食品標準尚不明確,維權無從下手。根據商務部發布的《速凍調制食品》標準,主料含量需在包裝上明確說明,豬肉、雞肉至少10%,牛羊肉至少8%。但是速凍調制食品是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具體到肉丸則沒有十分明確的標準。早在2011年,業內曾經醞釀出臺行業標準,征求意見稿中指出,肉丸的含肉量不得低于45%,但是未見付諸實施。

  另一方面,肉丸的檢測費用不菲,消費者維權成本太高。據相關人士介紹,想要檢測一塊非混合肉,費用大概為2000元,而混合肉則需花費更多。花十幾元錢買一袋肉丸,卻需要花數千元鑒定真偽優劣,這讓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

  食品安全關乎百姓健康,把好食品安全關不該是消費者“自力更生”,相關政府部門不能坐視不管。既然標準不夠明確,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制定嚴格的生產加工標準,讓消費者有據可依。同時,檢測費用也不能成為凈化肉丸市場的絆腳石,相關部門應該加大抽查力度,用更嚴苛的監管“封殺”劣質肉丸。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

相關閱讀

肉丸 涮消費者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