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三年了,此地還沒有開工的跡象
在市北區
鞍山路以南、鎮江路以東、市北家樂福以西、敦化路以北有一片低矮房。今年6月23日是這片區域交房的最后期限,然而至今還未動工。3年前業主們已經遷走,一直在外租房。現在房租也漲了上來,業主們日子愈發艱難,還出現了借錢付房租的情況。7月31日中午,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據介紹開發商已經確定,爭取今年完成拆遷、開工建設。另外,業主反映的房租問題,目前市北區政府已責成項目意向單位籌備資金、盡快發放臨時過渡補助費。
“我是市北區
海泊河33號地塊改造項目被拆遷的居民,2010年12月24日與青島市市北區(民生)安居建設中心簽定的住宅拆遷房屋補償協議,回遷期限30個月,到2013年6月23日已是回遷交房最后日期。但是至今沒有絲毫動工的跡像。也沒有任何部門給我們解答。現在有家不能回,我們強烈要求給我們拆遷居民一個交代。”近日,市民劉先生反映說。“我們要求按新的拆遷管理條例與我們補簽房屋補償協議,并給我們按新的條例補償。現在的房價一直漲,越晚買房,就要花越多的錢,我們在外租房的支出也在不斷加大,現在好多人是在借錢付租房費用,我們的生活壓力很大。”
記者了解到,2010年,海泊河33號地塊開始拆遷改造,年底共有500余戶村民參加了安置房的電腦搖號。7月31日,記者在現場看到,三年后這里仍看不到任何地面施工的跡象。大多數平房已經騰空,荒涼的土地上布滿垃圾,臭氣熏天,黑漆漆的窗戶破敗不堪。
7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海泊河33號地塊附近了解附近老房子拆遷情況,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片廢墟。這里集聚著許多老房子,絕大多數已經被拆遷,場面甚是荒涼,再環顧四周,看到的卻是高樓林立,路邊則是一些商店飯鋪,與這些老房子可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三年前比起來,如今這里越發荒涼,廢墟所在地雜草叢生,垃圾隨意亂扔,時而能聞到惡臭味,就如同垃圾場般靜靜地“躺”在這片土地上,在整個廢墟地的北面街道邊停靠著一輛輛的汽車。據市民介紹說,這路邊相當于一個小型停車場,在附近工作的人員就把車停在這里。雖然這里的老房子拆遷了三年之久,但現在看來絲毫沒有要動工的跡象。
有位住戶告訴記者說:“我是不滿于拆遷單位給的賠償金,于是自己就搬到老房子這里來住了。‘周圍一些老房子的主人長期不在此居住,不過至今仍有一些房屋居民遲遲不肯搬走。
海泊河33號地塊改造項目地處市北中心CBD,具體位置為市北區鞍山路以南、鎮江路以東、市北家樂福以西、敦化路以北。目前地塊周邊高層林立,穿過緊鄰海泊河33號地塊的家樂福后,眼前完全是另一番天地。山東路東側的良辰美景、錦繡華城、歐典商苑、諾德廣場等新盤或早已交付、或即將封頂。
說好的今年6月底交房,為何到現在沒有開工建設?記者調查獲悉,目前沒有開工的主要原因是拆遷工作還沒完成,仍在進展中。不過最新的消息是開發商已經確定,而且大致規劃也出爐了。
根據最新規劃,海泊河33號地塊總投資54000萬元,規劃占地面積5.11公頃,總建筑面積約23.4萬㎡ ,其中地上總建筑面積約17.9萬㎡ ,共分A 、B 、C三個地塊進行建設:A地塊主要建設1棟5層的住宅樓(低層配套2層的商業網點);B地塊建6棟7~34層的住宅樓(部分樓座低層配套2層的商業網點);C地塊建5棟15~30層的住宅樓(低層配套2F的商業網點);同時配建1所9班幼兒園。地下總建筑面積約5.5萬㎡ ,將用來建設1座兩層的地下車庫,主要作為設備用房和地下停車場使用,共設地下停車位1449個。另外,該項目由中海地產(青島)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當時的掛牌低價為4200元/平方米,如今周邊房價已經超過1.5萬元/平方米,房價和房租都漲了。
項目到底什么時間開工建設?對于此問題,7月31日記者了解到,市北區政府進行了落實,相關街道辦事處正在加大力度做好剩余居民工作,爭取今年完成拆遷、開工建設。另外,市環保局發布的環評公示也顯示,該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前開工。
房租補償方面,據介紹,由于本項目在新政策實施前動遷,因此按原政策標準發放臨時過渡補助費。目前市北區政府已責成項目意向單位籌備資金、盡快發放臨時過渡補助費。
文/圖 記者 李晨 實習生 陳瑩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青島下半年再推6000余套保障房 進行配租配售 青島新規劃3條城際軌道 1個半小時到濟南(圖) 高新區快線正在籌備 票價2元全程僅1小時(圖) 拆遷居民搬走3年 海泊河33號地還沒開工(圖) 李滄重修水上公園將現小橋流水 惠及周邊居民 青島8月6條道路將開挖 不少處于商圈繁華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