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壓不住的,賣瘋了,恰好說明憋壞了!
近期樓市動靜不小,國五條似乎沒鎮住逐漸攀升的市場溫度,反而意外觸發了沸騰效應。媒體報道說大城市房價普漲,我們得到的消息是,本地不少項目熱銷,準“日光”,通宵排隊買房等現象回爐……如果說二手房市場因為高個稅等
新政靴子待落,省稅心理促使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那么一手房市場的消費者,為什么也跟著急不可待,去搭那輛表面上并不存在的末班車。(
查看更多房產新聞請點擊)
有一種心態應該說明,就是新政細則的落地日,已被認同為二手房買賣的一個檻兒,按照慣例,這個注定要漲出來的稅費,一定會轉嫁到購房者身上。這種心態意味著,國五條定下的規則中,二手房將是非常弱的選項,更多的需求將會擠壓到一手房市場,其結果也就不言而喻。
這種心態對市場的判斷到底對不對?畢竟我們的宏觀調控是一個動態的環境,誰也說不準未來樓市政策會有什么樣新的變化,也就無法給樓市走向一個太肯定而明確的說法,個人看法是,一手房和二手房市場的爆發,在目前的政策條件下,同樣未必會持續得很久。剛需的消費在特定時間段內,固然有其舍我其誰的不可逆性,但我們對剛需的優待實際上是局限于首套上,緊靠這部分狹義的剛需,樓市要實現真正的大逆轉,難度很大。“改善型”也是一種剛需,可二套房六成起的高首付,以及未來可能會突然加身的持有稅,這部分需求的剛性會受到不小的考驗,從而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樓市彈起的張力。
這時我們回過頭來看前面提到的現象,為什么一手房會因為一項更多對二手房發力的政策而與后者同步爆發?首先需求是壓不住的,賣瘋了,恰好說明憋壞了!第二,房價周期性上漲已經成為一種心態上的慣性,哪怕這種慣性可能會被后來的市場發展所否定,但在這個時間關口,大家條件反射式的判斷就是,房價又該動動了。再者,行政干預可以在短時間壓制住樓市和房價,但市場對調控環境逐漸適應后,一點政策方面的風吹草動都會讓樓市逆向發展,脫離調控者的初衷。
今日熱點: 各地出現“搶房潮” 新政下三月上演“最后的瘋狂” 熱點關注:為避新政買賣忙 購房者的酸甜苦辣 李斌:國人忙買房 2013年的春天很無奈 青島樓市“拼綠”戰持續 開發商應因地制“綠” 城陽七塊地4月8日集中拍賣 交通便利配套欠缺 房東達人分享經驗:怎么將房子租個好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