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的火燒,脈田的糖,文登的包子不用嘗”,在威海文登市,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話。其中,“糖”指的就是文登市高村鎮(zhèn)脈田村制作的
糖瓜。百年來,脈田糖瓜制作者憑借著老手藝,不添加任何糖分和漂白粉,用雪白的大米和香甜的小麥做出酥脆可口的糖瓜。由于制作工藝繁瑣,且需要耗費極大的體力,如今在脈田村依然堅持做糖瓜的農(nóng)戶只剩下了三家。
脈田糖瓜究竟是咋做出來的呢?記者親自感受了脈田糖瓜的制作過程,其實制作糖瓜的原材料非常簡單,就是大米和小麥。小麥需要先在水里浸泡3小時后,放在麻袋里捂著,一周之后小麥發(fā)芽后就可以使用了。下午2時,村民原所友將生好的麥芽碾爛,然后將大米炒熟,通過一定比例混合,這時候就可以放到大鍋里發(fā)酵了。經(jīng)過兩到三個小時的發(fā)酵,鍋內(nèi)就可以取出糖水。將糖水轉(zhuǎn)移到新的大鍋內(nèi),進行持續(xù)的蒸煮、攪拌,這就是所謂的“炒糖”。糖的純度和黏度會隨著水汽的減少而越來越高,最后糖漿中 98%的水分都被炒了出來,炒好的糖放到盆里,包起來放到熱炕上保溫,這時候已經(jīng)是傍晚6時了。
如何將半成品拉成糖瓜?這里可有很多講究,冬夜的嚴寒使處于高溫的麥芽糖迅速凝固冷卻,從而變得酥脆,因而糖瓜要在每天凌晨制作,能夠成形快、口感好。次日凌晨2時,原所友和幾位村民穿上衣服來到作坊,將達到溫度的糖取出來,放在一個木頭做的樁子上,兩個人協(xié)作將糖像面條一樣抻成長條。抻糖也叫拉糖,需要來回拉上近10次,趁著糖已經(jīng)拉出了基本的輪廓,幾個伙計趕緊將糖轉(zhuǎn)移到院外的另一間房內(nèi)。由于這間房間氣溫很低,糖很容易成形。只見原所友將一個環(huán)狀的工具套在脖子上,工具下系著堅韌的麻繩,麻繩下連著小木槌。一手拉著糖,一手拿著麻繩,麻繩在糖上一勒,細長中空的糖瓜就劈里啪啦地掉在工作臺上,糖瓜就這樣誕生了。
每年一到冬閑時節(jié) ,從小雪到雨水,村里人便開始制作糖瓜,并在小年前達到高潮?!芭D月廿三,人們要祭灶,就要用又黏又甜的糖瓜粘住灶王爺?shù)淖??!痹颜f,人們以此盼望灶王爺能夠“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后來也就有了“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糖瓜祭灶,新年來到”等諺語。
制作糖瓜原是宮廷手藝 “最早聽說這門手藝還是從宮廷傳來的。”原所友告訴記者,聽村里老人講,清朝時,一名原氏將軍駐守在文登營一帶,晚年時尋找養(yǎng)老之地來到脈田村。其仆人中有位曾服侍過皇帝和管理過內(nèi)務府的,便將制作糖瓜的宮廷手藝帶到了這里,讓這里的百姓有了一飽口福的機會。
制作糖瓜十分費力,原所友雇的幾個伙計經(jīng)常一天要吃五頓飯?,F(xiàn)在脈田糖瓜雖已成為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但其制作工藝仍然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chǎn)規(guī)模較小,而且每年只有這么一季的制作銷售期,由于工藝繁瑣,現(xiàn)在脈田村依然堅持做糖瓜的農(nóng)戶只剩下了三家。記者 陳界交 記者 孫傳浩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