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青島市市南區在全區范圍內按照“全出競進”的原則,從企業管理、產學研、現代服務業、衛生、教體、社科文化、技能、綜合8個類別中選拔出拔尖人才百余名。半島網擬邀請其中20位拔尖人才制作系列專訪,聆聽他們的成才故事。
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深海極端環境與生命過程研究創新團隊”核心成員,并獲得第 4 屆曾呈奎海洋科技獎“青年科技獎”。近 5 年來主持有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和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課題、中國動物志編研、中科院青年拔尖項目和海洋先導專項專題等多項課題任務,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 41 篇,其中 SCI 論文 36 篇,包括 JCR 一區 6 篇;在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 6 部……
入行十余年,憑著不懈的努力和對海洋的熱愛,他取得多項科研成果。但是,他始終堅持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潛心科研,成為一部與時俱進的深海甲殼動物 “百科全書”,并成功在世界上提出“中國發現”。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研究員沙忠利。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研究員 沙忠利
搞科研要甘于坐“冷板凳” 在來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之前,沙忠利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相繼讀完本科及碩士,碩士畢業后,懷著對分類學的熱愛,沙忠利考取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學博士。不過,真正讓他進入海洋生物領域的,是海洋生物學和甲殼動物學家、中國海洋底棲生物生態學奠基人和甲殼動物學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瑞玉。
2005年,劉瑞玉院士前往北京招攬人才,一眼就相中了踏實勤奮的沙忠利,就這樣,沙忠利踏上了青島的土地,進入海洋生物研究領域。
科研路上,沙忠利深受老一輩分類學家的影響,除了受益于前輩們的指導和提攜,沙忠利身上的科研精神和奉獻精神也大多傳承自老一輩分類學家們。
在采訪過程中,沙忠利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要懂得奉獻。”這是他從無數老前輩身上總結出來的。沙忠利告訴記者,以前,為了節約時間,劉瑞玉院士中午從不回家吃飯,餓了就吃碗泡面湊合一下,吃飽了繼續研究,被人們戲稱為“方便面”院士。
沙忠利的研究領域是形態分類學,在科研領域中屬于基礎研究,是大多數年輕人不愿意坐的“冷板凳”。沙忠利告訴記者,海洋所在五六十年代時,搞分類研究的有一百多人,現在只有二三十人,這個領域熬走了很多靜不下心來的年輕人。
除了要耐得住寂寞搞科研,海洋生物領域的研究還需要一副強健的身體。出海科考時,每次一走就是一兩個月,比起思念家人來,擺在沙忠利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就是暈船。回想起當年第一次出海的情景,沙忠利仍心有余悸。
“當時在船上難受到不行,但是為了不讓身體垮掉,不管多難受,只能硬往里塞。”于是,沙忠利只能吃了吐,吐了再吃,食物到胃里停留不了多久就被吐光了。一次次登船,一次次暈船,最終,沙忠利克服了暈船,能夠在船上正常工作、科考。
就這樣,沙忠利在在分類學這個“冷板凳”上一坐就是十幾年。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沙忠利始終認為,只有把基礎研究搞好了,才會對其他領域的研究提供有利支撐,成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根基。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研究員沙忠利
深海生物界的“百科全書” 在海洋研究領域,有一句話廣為流傳:16世紀人類進入海洋,21世紀人類深入海洋。可以說,海洋的最大挑戰在深海,深海物種多樣性一直是國際研究的熱點,但是,由于深海樣品采集困難,多樣性研究進展緩慢,深海研究的成果里更是很少見到中國人的身影。
近年來,中國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科學”號科考船陸續投入應用,中國海洋研究快速挺進“國際深海俱樂部”,這無疑給沙忠利的研究插上了“隱形的翅膀”,乘著國家的東風,沙忠利的一腔熱血有了揮灑的地方。
“每天就和‘上癮’似的,一有機會就跟著科考船出海科考,雖然出海身體不適,但就為了親自看一看深海,切身感受深海的魅力。”至今,和記者提起第一次深海科考見到的場面,沙忠利仍難掩興奮和激動。
“以前只在論文和標本館見過少量的深海生物,而且都是僅有的幾個,第一次見到深海2000米以下的風景時,同船的科研人員都震撼到說不出話了。大片數不勝數的海洋生物,冒煙的熱液區,冒泡的冷泉區,這是我們從未親眼見過的。”對沙忠利來說,這不僅是自己和無數海洋科研人員的近在眼前的海洋夢,更是中國深海研究領域取得巨大進展的關鍵。
“熱液就像海底的‘大煙囪’,但是它的‘濃煙’根本不能碰,噴口最高溫度有370多攝氏度。冷泉就像海底在吹泡泡,你能看到晶瑩的氣泡從海底不斷冒上來。”談到專業領域,沙忠利立馬打開了話匣子,從冷泉到熱液,從淺海到深海,從分類到基因,滔滔不絕地和記者一聊兩個多小時。多年來,雖然生活在碧海藍天、紅瓦綠樹的青島,但海底的熱液、冷泉、生物始終是沙忠利眼中最美的風景。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研究員沙忠利
在海洋生物多樣性這片廣闊天地中,沙忠利用他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默默無聞地奮斗在科研一線,歷時十余年,帶領團隊厘清了中國海寄居蟹總科的物種組成,在科學出版社出版分類學專著 2 部;以真蝦分類研究的難點鼓蝦科為對象,厘清了其在中國海的物種組成;已發表甲殼動物 23 新種;發現了 4 個中國海新紀錄屬和 41 個中國海新紀錄種。
此外,沙忠利還承擔著《中國動物志甲殼動物亞門鼓蝦總科卷》的編研任務,而是否承擔中國動物志的編研是衡量青年分類學家水平的重要標準。
2005年來青之后,沙忠利更是立足青島,基于課題組的長期積累,帶領團隊系統研究和總結了青島母親灣“膠州灣”及鄰近海域的底棲甲殼動物種多樣性,其中上冊(主要是低等甲殼類,共計3 綱 9 目 44 科 98 屬 151 種)和下冊(高等甲殼動物,共計1 目 43 科 90 屬 152 種)的相關結果已分別在科學出版社出版。
沙忠利就像一部行走的深海甲殼動物“百科全書”,深海里有什么物種,分屬什么科什么屬什么種,恐怕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在國際海洋領域提出“中國發現” 厘清種類后,沙忠利的科研仍沒有停止,他和團隊將目光轉向深海化能生態系統大型生物起源與演化。關于深海化能生態系統大型生物的起源,全球學術界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淺海起源后演化到深海,有的認為深海起源后演化到淺海,深海大型生物到底起源于淺海還是深海,學術界存在爭議。
于是,沙忠利發揮自己“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暗下決心,一定要搞個明白。他和團隊選取生活在熱液中的阿爾文蝦為研究對象,對其起源與演化路徑進行了較為全面和系統的分析。
研究表明,阿爾文蝦的祖先由淺海入侵到深海,然后入侵到熱液,具有“淺海—深海—熱液”進化模式,同時阿爾文蝦大約在3460萬年前(始新世)開始占據熱液生態系統。研究還發現,阿爾文蝦起源于西太平洋的弧后盆地,先后于884萬年前和380萬年前經由西南印度洋中脊進入大西洋,并于285萬年前通過太平洋—南極海嶺進入東太平洋,最終形成目前的分布格局。
該研究為揭示深海熱液大型生物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上,在國際深海生物研究領域發出中國聲音。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研究員沙忠利
2015年,在老專家任先秋的指導下,沙忠利在沖繩海槽水深1200多米的熱液區發現了發現了形態特征特別的鎧茗荷標本,對于研究過大量海洋生物標本的沙忠利來說,他敏銳地發現這次的鎧茗荷標本與以往有所不同。
“它的柄部沒有鱗片,頭部具有附板,與鎧茗荷目中現有5科的特征存在明顯差異。”沙忠利告訴記者,經過研究,這次發現的鎧茗荷為有柄類向無柄類演化的中間類群,據此,沙忠利團隊建立了1新科(原深茗荷科)1新屬(原深茗荷屬)1新種(發現原深茗荷)。
在圍胸總目中,自達爾文到現在,共發現了 39 科,而“原深茗荷科”是唯一一個中國人發現命名的科。在世界深海研究領域,成功提出“中國發現”。沙忠利團隊已發表深海甲殼動物1新科2新屬11新種,這也是“科學號”科考船在深海探索中的重要發現。
雖然已經取得如此多的成就,但沙忠利卻仍舊不懈地探索著未知的海洋。
“科研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沙忠利說。
未來,在深邃的海底,還有更多神奇生物,等著沙忠利去發現。
記者 游瀟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