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青島市市南區在全區范圍內按照“全出競進”的原則,從企業管理、產學研、現代服務業、衛生、教體、社科文化、技能、綜合8個類別中選拔出拔尖人才百余名。半島網擬邀請其中20位拔尖人才制作系列專訪,聆聽他們的成才故事。
青島市朝城路小學校長 鄧曉紅
青島市朝城路小學,始建于1932年,曾經是市南區核心區域一所赫赫有名的學校。隨著市政府東遷,學校生源每況愈下,這所身處老城區的老校慢慢地失去了昔日的光輝。鄧曉紅,原青島市實驗小學校長,2017年調入朝城路小學執掌帥印。作為學校教學秩序的管理者和未來發展的設計者,如何幫助這所有著80多年歷史的老校重新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鄧曉紅帶領團隊開始了新的探索。
德潤校園 市南區自2008年開始實行名師名校長輪崗制,旨在通過名校長的互動和名師的流動,逐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在學校間的合理配置。根據組織安排,2017年,原青島市實驗小學校長鄧曉紅調入朝城路小學擔任校長。
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膚,干練的短發,說起話來有如春風和煦……在朝城路小學的會議室里,記者見到了鄧曉紅,墻壁上“潤德啟智,適切生長”八個大字在她身后熠熠生輝。“德潤”和“適切”是朝城路小學在鄧曉紅調入后著力打造的兩大特色。
朝城路小學有著80多年的歷史底蘊,曾經取得過非常輝煌的成績。鄧曉紅說,教育的發展很難脫離時代和社會而存在,隨著西部老城區的慢慢衰落,學校發展也隨之進入低谷期。“學校發展陷入低谷固然有客觀因素的存在,但我們更要思考如何傳承學校過去的優良傳統,如何煥發學校新的生機。”
“厚德潤教人為本,真誠育人愛為先”。“德潤校園”是市南區教育打造的一張亮麗名片,實際上這一提法最早是由朝城路小學時任校長湯玉英提出來的。鄧曉紅接手朝城路小學后,首先繼承了朝城路小學“德潤校園”的傳統,提出以德育人的育人目標,努力營造一種濃厚的學校德潤氛圍,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每個學生都重要 朝城路小學學生大都來自新市民家庭,許多學生家庭條件一般,家長能給予孩子的幫助不多,主要仰仗學校教育。針對這種情況,鄧曉紅提出了”適切教育“。
“適切教育要求‘適合孩子發展,切實孩子需要’,每個都重要,每個會更好,是我在2010年提出來的,融合了多年來我對教育工作的認識和堅守。”作為學校管理者,鄧曉紅始終堅持走科研引領發展之路。在市實驗小學擔任校長時,鄧曉紅總結多年工作經驗,廣泛聽取專家意見,提出了“適切教育”的教育思想,致力于“每個學生都重要”的個性化教育,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那是2015年12月底的一天,正值隆冬,寒風凜冽,沿海的氣溫已經降至冰點。與屋外的嚴寒相比,青島市人民會堂里熱鬧無比,市實驗小學的師生、家長和到場觀摩的領導、其他學校的老師歡聚一堂,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合唱會。
全校學生既是觀眾又是演員,按照班級依次登臺演出,家長們在臺下舉著手機,為孩子們記錄下這一美好的時刻。當所有班級表演完畢后,原本昏暗的舞臺突然重新調亮,老師們排著隊從后臺魚貫而出,唱跳了一曲《青春修煉手冊》,老師們的歌聲混合著孩子們的歡呼聲,將當天的演出推向了最高潮。
演出結束后,很多家長和學校的老師對著鄧曉紅伸出了大拇指:能夠珍視每一個學生,把所有老師和學生調動起來參加大合唱,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
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堅定了鄧曉紅深入探索“適切教育”的信心。“‘適切教育’是不分學校、不分學生的。作為校長,無論我在哪所學校工作,都會針對學校、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探索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鄧曉紅說。
適切課程 課程教育是培養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載體,針對朝城學子的特點,鄧曉紅在適切教育的基礎上研發了四級課程體系,即:基礎課程、特質課程、特色課程和特需課程。
鄧曉紅介紹,經過一年的調研和實踐,學校針對基礎課程,提出單元整體教學的理念,把國家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相結合,確定每個單元的單元實施標準,包括知識點、能力點、閱讀拓展點、德育滲透點,將“德潤校園”的理念浸潤其中,確定單元整體實施策略,讓老師教得得當,讓學生學得得法。“目前全國在做單元整體教學的學校并不多, 12月份我們將邀請北京、上海專家前來論證。”
特質課程是指切合朝城學子特質、特點的課程,例如學校與市南海洋教育特色相結合,推出“海洋+”課程;與紫金山天文臺合作組織天文課程;和專業藝術院校畢業的導演和教練合作全員戲劇課程,“明年全校800名學生將在一起合作出演一部戲劇,學校的每個孩子都會參與其中。”鄧曉紅介紹。
為了讓適切教育更加具有豐富性和選擇性,學校開設特色課程。“我們以學校為中心,建立了自己學校的‘一帶一路’,以西鎮一帶、朝城路一路,向外輻射,充分調動學校、家長和社會資源,舉辦各種社團和選修課,滿足學生在興趣、愛好方面的需求。”鄧曉紅說。
在特需課程設計上,安排老師每周四下午進行家訪,成立全員導師制,每四個孩子為一組,每個小組配有一位老師、一位家長、一位大學生導師,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每個年級配備老教師顧問團,專門給家長和老師進行輔導,幫助他們答疑解惑。
對于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學校設有“奇點”課程 ,邀請高中或者大學老師為學生做指導。“全校最小的一個昆蟲社團,雖然只有5個人,但是我們專門從中國海洋大學聘請了老師作為他們的指導老師,現在社團里的每個成員都可以說是一個小小的昆蟲專家。”此外,針對學習困難學生,學校還提供一對一輔導和送教上門。
“厚積薄發是教育規律,讀書是必要的手段和途徑。沒有廣泛的大量的閱讀,學生是沒有自學能力的。我們聯系了微塵基金,為全校21個班級設立了讀書角,聯合微塵基金將每個班的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全部配齊。”鄧曉紅告訴記者。
教育孩子就像種植農作物一樣,要順應天時,講究“春種、夏長、秋收、冬藏”。鄧曉紅認為,孩子的成長時間是不可逆的,學校發展教育,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和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吻合社會對孩子成才成人的要求,張揚孩子各自的個性,盡可能挖掘孩子們的潛質,發揮他們的特長。
“振興西部老城區,勢必要以教育發展為引擎,相信老城區學校的未來會更好。”鄧曉紅說。
記者 徐圓,照片由本人提供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