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半島視覺工作室 張懷博 信息采集/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 通訊員 王諾 王大壯
市區“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為342天,同比增加24天,為近三年以來最好水平;PM2.5年均濃度創2013年以來最低值,同比改善17.8%……7月4日,市環保局發布《2017年青島市環境狀況公報》,大氣環境、水環境、聲環境、氣候與自然災害等9大部分大數據精準定位了島城去年全年的城市環境質量。
“藍繁天”同比增加24天 2017年,青島全市共削減化學需氧量5880噸、氨氮648噸、二氧化硫1477噸、氮氧化物3592噸。市區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濃度同比分別改善17.8%、10.6%、30.0%、13.3%,臭氧濃度升高17.0%,二氧化氮濃度基本持平。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濃度均為2013年以來最低值,冬季二氧化硫濃度連續四年達標并呈持續改善趨勢,采暖季燃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市區“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為342天,同比增加24天,為近三年來最好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受本地不利氣象條件及外污染物輸送影響,全年共出現重度污染天氣4天,與2016年相比,重度污染天數減少1天,嚴重污染天數減少2天,均為2013年以來最少。
膠州灣優良水域達71.8% 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2017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納入《青島市落實水污染防治工作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94個地表水斷面中,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Ⅲ類標準的斷面同比增加6個達到41個,劣Ⅴ類斷面同比減少2個,李村河、張村河等因截污不徹底等原因,水質未達到考核目標要求。
近岸海域海水環境質量狀況總體良好,膠州灣外黃海海域水質狀況為優,膠州灣內達到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比例為71.8%,水質穩中向好,超標區域主要分布在李村河、墨水河和大沽河入海口附近海域。
2017年,市區區域環境噪聲57.3分貝,噪聲強度等級為一般。市區道路交通噪聲68.7分貝,噪聲強度等級為較好。市區各類功能區晝間噪聲達標,夜間噪聲未穩定達標。
平均氣溫比常年偏高1.1℃ 輻射環境方面,2017年,全市電離輻射環境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電磁輻射環境總體狀況良好。全市生態環境基本穩定。各級自然保護區7處,分別是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嶗山、靈山島、艾山、大澤山、大公島省級自然保護區,文昌魚市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73平方公里。
氣候與自然災害方面,2017年,全市平均氣溫13.9℃,比常年偏高1.1℃;平均降水量687.2毫米,比常年偏多22.8毫米;平均日照時數2436.7小時,比常年偏多2.0小時。農業氣象災害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澇和颮線(颮線是指風向和風力發生劇烈變動的天氣變化帶)。綜合全年的農業氣象條件,一般偏好年份。按照生態質量氣象評價分類標準,各區市生態質量均一般。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