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夏天,山東省立醫院附近一處出租屋有了一個特殊的名字:愛心廚房。每天來這里做飯的有貨車司機、修理工等不同職業的人,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是白血病患兒家長。好心人的捐款維持著愛心廚房的運轉,愛心廚房也給病房內特別困難的患者、家屬提供著免費午餐。截至目前,這間愛心廚房共收到300多位愛心人士的捐助,約有150個家庭使用過該廚房,愛心效應也在逐步擴大。
患者家屬正在做飯。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 攝
來濟南為女兒治病,遭遇吃飯難題 2月5日中午12點,記者來到這家位于濟南經五路緯六路口東北角二樓的愛心廚房。此時,李朋和四位病患家屬正在房間的茶幾上吃飯,一人拿著一個饅頭,一盤黃瓜木耳炒雞蛋,兩盤蘑菇粉條。菜量不多,五個男人很快一吃而凈。
愛心廚房發起人李朋說,這些菜是中午給病房送飯剩下的,怕浪費,就當了患兒家長們的午餐。這五個人的孩子有的在住院,有的則在家休息,等待著下一次的化療。
愛心廚房布置得非常細心,甚至可以用“規范化”來形容,碗櫥架、書櫥、米面油、垃圾桶等物品的擺放位置均有標識。每天在這個僅有幾平米的廚房里忙活的,基本都是患兒的爸爸,媽媽們則需要在病房里陪著孩子。
2017年3月,李朋的女兒確診為白血病,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暫時渡過難關。設立愛心廚房的想法,是他帶女兒從老家東平來濟南看病時,在病友遭遇吃飯難的啟發下萌發的。
去年6月,女兒在山東省立醫院化療期間,醫生要求在飲食上必須特別注意,附近餐館以及外賣快餐不能再吃了。李朋只好在醫院附近花高價租房做飯。他發現,和他情況差不多的病人家屬,都很難找到做飯的地方。他就給大家提供便利,也可以來做飯。后來他又重新租了房子,方便更多的病友。
一些病友得知“愛心廚房”的事情后,都被這份樸實的溫暖打動,紛紛帶著食材加入進來,也陸續有好心人捐款。
李朋給記者看了一份捐款名單。“1月24日,有人給我們捐了一萬元,這是愛心廚房創辦以來收到的最大的一筆捐款,一下子讓人看到了運轉下去的希望。”李朋說。
李朋心中明白,愛心廚房之所以能撐到今天,是社會愛心人士、病患家屬共同努力的結果。
患者家屬正在愛心廚房盛飯。 受訪者供圖
月均開支五千多元,每頓飯都有明細賬 2月5日,廚房值班表顯示是病患家屬黃佩軍值班。上午9點,黃佩軍來到位于經三路的一家蔬菜店,店老板李志熟練地拿出“愛心廚房專用賬簿”,一一記錄下黃佩軍購買的食材。
對于愛心廚房,李志早已不陌生了,他和這些病人家屬也成了熟人,每次有愛心廚房的人來買菜,他都挑選質優價廉的蔬菜并給出最低價。“肉17.6元、木耳10元、黃瓜14.6元、胡蘿卜4.4元、蘑菇9.2元、饅頭4元,共計59.8元。”李志記好后,黃佩軍在賬簿上簽字確認。
回到愛心廚房,黃佩軍便忙活著洗菜、擇菜。10點左右,他開始炒菜做飯,并喊來另外一名病患家屬一起將做好的飯菜盛放到11個餐盒中。11點左右,黃佩軍拎著裝滿餐盒的袋子來到省立醫院血液科病房,按照“老規矩”把飯放到病房走廊大廳的桌子上,等待著病人家屬來取。
至于每天的花費,記者統計了愛心廚房在蔬菜店的記賬,從1月13日至今,共消費1088元,全部用于購買食材。李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房租每月1450元,水、電、燃氣費每月1000元左右,買蔬菜、食用油、面條等費用約2000元左右,再加上有時會給困難病友送些急用品,每月開支5000余元。
“平均每天十五份左右免費午餐,送給那些家里情況實在困難的,或者經常來這里幫忙的。”李朋說。
去年九月,愛心廚房曾遭遇過一次“危機”。李朋形容說,當時錢款緊張,基本是人家送啥就吃啥。
對于現在的情況,李朋表示“好多了”。他介紹說,“現在有一個二百多人的群,都是愛心人士,一直關注著我們這個廚房。我們會把愛心人士的捐助公示給大家,告訴大家每一筆錢都用在了哪里。”
共享愛心廚房,濟南至少有四家 記者了解到,像愛心廚房這樣的“共享廚房”,在濟南至少還有三家,不過他們是由大病籌款平臺機構運營。曾有機構想“收購”李朋的愛心廚房,不過被病房里的家屬們拒絕了。
2月1日中午,記者來到齊魯醫院附近一間位于8樓的公寓,這里也是病友們的愛心廚房。
推開門,恰逢屋內李盛正在給孩子熬粥。李盛家是棗莊驛城區農村的,去年12月15日,老李三歲的二娃從棗莊的一家醫院轉院至齊魯醫院血液科,被確診為白血病。
這間“共享廚房”其實是一間公寓改造的,屋內擺設不多,除了一張可供休息的沙發,其他都是與做飯有關的物件。十二個格子的儲物柜和四層高的儲物架永遠是滿滿的。
老李告訴廚房里的志愿者,這幾天估計鄰床的小張是不會來了,因為小張孩子的病情遇到點意外情況,病情加劇到“高危”了,現在小張是一口飯也吃不下去。志愿者說,陪床家長來這里做飯的次數,能看出病房的情況,這個廚房也是病房的“晴雨表”。
與李朋愛心廚房不同的是,這處“共享廚房”主要是個人自主做飯。記者數了數,總共有26家的物品。雖然屋內東西多,但誰家的東西卻分得很清楚。老李指著儲物架上的紅豆、紅薯、粉條、菜花、一小桶花生油說,“這些是我們家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 實習生 夏銘睿)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