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張阿姨的道謝,鄭春杰有點局促不安。
“我寫了一封感謝信,但是找不到這個小伙子,您能幫我一下嗎?”19日下午6點,臨近下班時,記者接到了一位阿姨的求助電話,懇請記者幫忙找到她在臨沂萬閱城負一層食堂遇到的那位好心小伙。這是一封關于兩個饅頭的感謝信,樸實的語言飽含溫情,而小伙子的暖心舉動卻不止于此。
獨自吃飯,陌生小伙送來兩個饅頭 求助的阿姨名叫張洪芝,兒女均在國外定居,現獨自居住在蘭山。張阿姨經常去萬閱城圖書館看書學習,有時中午就會在負一層的食堂吃飯。19日中午,張阿姨像往常一樣到食堂吃飯。張阿姨歷來節儉,每餐只打一份菜,這時有一個陌生小伙子向張阿姨走來,“阿姨您沒買飯嗎?”張阿姨拿出從家里帶來的煎餅示意小伙子自己帶著飯。小伙子沒說什么,去打飯窗口買了兩個饅頭放到了張阿姨的餐盤里。
“本來我們是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給我饅頭以后,小伙子就去了隔壁桌。”張阿姨拿出一元錢跑去給小伙子,并表達謝意。而小伙子卻始終不肯收,張阿姨只好把錢放到小伙桌上。“后來師傅又給我送來一盒魚,說是小伙子給我買的,那時他已經走了。”張阿姨發現打包盒底下有一元錢。張阿姨從打飯窗口處了解到,小伙子姓鄭,是萬閱城的工作人員。其他關于小鄭的信息,張阿姨就不得而知了。
張阿姨的感謝信
小伙自掏腰包
給孩子買飯是常事 20日,記者同張阿姨一起,到萬閱城尋找這位暖心小伙小鄭。因為張阿姨沒有聽清小鄭工作的部門,記者先來到了萬閱城圖書館打聽,但沒有找到小鄭。臨近中午,記者來到負一層食堂,打飯師傅說小鄭沒有來吃飯。“小鄭是個好小伙兒,經常自己掏錢給小孩買飯。”窗口打飯師傅高大姐跟小鄭相熟,得知我們的來意后,對小鄭的夸贊滔滔不絕。
經了解,小鄭是萬閱城瑞境物業工作人員,大部分時間在慧谷時空上班,偶爾來萬閱城值班。“樓上的業主跟我都很熟,有時一些家長要出差,就跟我打好招呼把孩子放在食堂吃飯,回來結賬。”高大姐說,只要小鄭看見這樣的孩子,就會自掏腰包給他們買飯菜。“這種事經常發生,還有孩子帶著整錢串不開的時候,他也會給他們買。”高大姐不斷地夸小鄭是個熱心腸,心眼好,人老實脾氣好。“這么好的孩子還沒有對象呢,雖然不會花言巧語,但誰家姑娘跟他一定享福。”高大姐再三囑托,希望通過我們幫小鄭解決終身大事。
點滴小事詮釋尊老愛幼傳統美德 20日下午1點,記者和張阿姨終于在萬閱城瑞境物業見到了小鄭,鄭春杰。見到記者和張阿姨,鄭春杰十分靦腆,很不好意思。“這種小事真用不著這么興師動眾。”說到這些暖心舉動,小鄭卻覺得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尊老愛幼本來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而且我又是在服務行業工作,真的不足掛齒。”
張阿姨見到鄭春杰滿心歡喜
鄭春杰說看見張阿姨沒有買飯,只打了一份菜,而且帶來的煎餅已經干了,就順手買了兩個饅頭。“我又很怕阿姨的自尊心因為我的行為受到傷害,也沒敢多買,就兩個饅頭而已。”鄭春杰說到此處,張阿姨的眼眶不覺有些濕潤。“我完全接受孩子的這份心意,心里感到很溫暖。”
鄭春杰說,他在物業工程維修部已經有6年時間,負責業主的水電暖的維修,他很滿足于為業主服務,為大家排憂解難。
張阿姨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動和感激之情,一封感謝信或許能將心意傳達。在感謝信的結尾,張阿姨這樣寫道,“我的兒子女兒都在千里之外、異國他鄉,身邊卻又來了一個孩子,像親孩子一樣親,謝謝你,孩子。”張阿姨慈愛的眼光看著鄭春杰,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樣。
記者感言 在快速行走生活的每一天,我們與那么多陌生人擦肩而過,但總有不經意的一個溫暖之舉讓陌生感消除,冰冷融化,人與人的心緊緊貼在一起,不在于親情連接,只因那內心深處最樸素的愛。
沂蒙晚報記者 范彩霞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