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擠獨木橋”改變人生
被采訪人:王兆軍 高考時間:1987年
彈指一揮間,離1987年參加高考已是30年。談及自己在1987年7月參加高考的經歷,現在在東營供電公司工作的王兆軍心里涌動著很多回憶。
“我們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那時候還沒有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適齡學生多到要進行高考預考,我們那一級理科班里篩選出了二十多個同學去參加高考。”王兆軍說。當時班里的很多同學都住校,因為他家離學校近,所以每天都是騎自行車上學。“比起那些住校的同學,我還是幸福的,那時候的生活條件和現在直接沒法比,雖然不再為吃犯愁,不過也鮮有家庭為了高考加飯加菜。一日三餐都在家里吃著普通的家常菜,也沒有進補其他營養品。” “1987年,高考的夏天,天氣很熱。記得已經進入農歷七月,我和二十幾個經過選拔的同學來到了利津縣城,我們提前一天住下,住到了鎮政府招待所,在招待所的兩個大會議室里放著二十多張床,沒有蚊帳和風扇,晚上蚊蟲多,天氣又熱,有的同學被熱醒或是被蚊子咬醒,跑到別的房間去睡覺。”王兆軍說,天氣太熱了,高考的夜晚我們都無法入睡。王兆軍所就讀的馬場中學不是高考的考點,黃河以北的學生都是去利津一中參加高考。他參加高考的時候,大學本科、專科和中專一起招錄,他們參加高考的二十多個同學里有4個考上本科院校的,還有幾個讀專科的。那一年馬場中學考得還不錯,不過那時候的整體錄取率很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不少人選擇了學醫,而王兆軍在報考志愿的時候選擇了山東工業大學,學的是電力系統。“我選擇這個專業完全是受我父親的影響,我父親讀的中專,也是學工科的。那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報什么院校什么專業,沒有現在這么多的信息,知道的專業也非常少,有的同學就因為專業沒有選好落榜了。在那個年代,對于一個普通中國人來說,再也沒有一場考試比高考更能影響命運的了。”(記者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