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木須蟲
6月26日0時起,上海“敬老卡”免費乘坐公交車制度將停止實行,70周歲以上滬籍老年人乘公交和軌道交通均需買票。巴士集團相關負責人預計,新政推行后上海市老年人將會改變出行方式。(6月20日澎湃新聞網) 對老年人實行乘坐公交免費是最早的老人保障措施,由政府購買服務免費提供給老人分享,這一方式有利有弊:利的一面是提供了一項交通福利,而弊的一面則是乘坐才能得到實惠,沒有更多的選擇,無形中加大了老人出行對公交的單一選擇。
上海取消“敬老卡”免費乘坐公交制度,取而代之的是老年人綜合津貼,65歲以上老年人每月最低不低于75元,綜合津貼覆蓋了老年人出行、營養等需求。可見,上海取消老年人公交免費制度并不是因為老年人加劇了公共交通的壓力,而是改變了福利的保障方式,從實物轉向貨幣化。
從免費公交到貨幣補貼,賦予了老年人充分的自主權,可坐可不坐的公交盡量不坐,客觀上減少了乘坐的頻率,也能有效規避高峰出行時段與其他群體“爭搶”資源的矛盾,達到緩解公共交通壓力的目的。此外,還能有效減少諸如刷卡、計費、統計等環節的管理成本。這樣的方式不管是對老人、對政府,還是對社會都是更好更可行的。
上海改變老年人出行福利保障方式,措施雖小,卻意義重大。對于福利的保障而言,把權利變成真金白銀,交給老年人去自主消費來滿足,能最大限度解除代為提供的種種束縛,破除地域壁壘等障礙。同時,也有利于降低社會的運行成本。比如,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是當下城市的“標配”,這項措施對城市公共交通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往往城市越大問題相對突出。上海是一個縮影,在其他老齡化程度相當的大城市,情況也類似。換言之,上海取消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代之以綜合津貼,具有借鑒意義。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