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政策的推出,給了我們一定的信心,直白的說更有余地了,對于商業地產的庫存去化有催動作用。”從事商業地產開發的張力說到。
張力所說的“政策”,指的是6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允許改建房屋用于租賃,允許將商業用房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積率不變,用途調整為居住用地,調整后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按照居民標準執行。
如今距離“新政”出臺已半月有余,市場做出了如何反應?到底能拯救多少商業地產?
東風頻吹
未去庫存干實事 “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的‘營改增’政策,讓一些企業直接入手寫字樓,對于商業去庫存有了提振作用。如今在營改增基礎上再次出臺的新政,力度更大,相當于變相正名其投資價值更為穩定,投資需求得到鼓勵。”張力說到。
“之前國家抑制投資,現在鼓勵買房當房東,可見未來投資更有保障。”在萬虹廣場,記者見到了前來看房的劉華。“雖然具體實施細則還沒有出來,但是來訪客戶中,有部分確因‘新政’而來,投資意圖明顯。”萬虹廣場一置業顧問告訴記者。她表示,項目的一棟公寓已經銷售完畢,另外一棟還未確定入市時間。
2016年以來,在住宅成交帶動下,商業地產也表現出成交小高峰,但整個市場的存量依然龐大。據山東財經大學房地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提供數據顯示,目前濟南寫字樓和公寓的可售庫存量有115萬平米,眾多房企正面臨空前的商用物業去庫存壓力。
“商業用房可改為租賃住房”被業內人士認為將成為推動商業地產“去庫存”的重要武器。從事商業地產策劃的許萍表示,由于水電、稅費的減免,商辦物業經改造后可以進入租賃市場,有助于盤活存量物業,解決庫存問題。她還指出,目前年輕一族對于公寓有著巨大的需求,而且濟南市場也已經出現了房企開發公寓與品牌酒店合作,打造酒店式公寓的案例,“租賃新政”對于商業地產的去庫存有重大利好。
無細則,有難度
怕是“看起來很美” “好政策出臺,就怕沒有落地實施細則,就算有了細則,對于我們來說操作性也不大。”某世界500強品牌房企策劃主管告訴記者。他表示,盡管商業項目有一定的庫存壓力,去化速度慢,但是公司要求資金回籠速度,如果商用房轉成租賃住房,周轉性上難以保證。在他看來,商用房和住宅的差別很大,“商改住”對開發商來說成本也不是很低,甚至更高。
“現在我們在等細則出臺,然后才考慮是否會根據政策進行項目調整。”位于奧體附近一樓盤營銷負責人于偉表示。據悉,此項目為商住兩用型,可辦公可自住,雖做了大量營銷工作,但銷售一直不佳。“公寓本身水電費用為普通住宅的2-3倍,不能落戶,更不能解決業主子女教育問題,使得購房者對其有一定的排斥感。”在于偉看來,現在雖然政策中指出商業用房用途可調整為居住用地,可通過“申領居住證,享受義務教育”,但現在不知道政策由哪個部門主導。“所有業務的辦理都需要一個部門主導,以及幾個部門聯合操作,不排除會出現扯皮現象。”
于偉告訴記者,商業項目包括商場和寫字樓,如果將一些爛尾的商場改造成住宅會比較難,因為商場的上下水等與住宅完全不一樣。如果將商務公寓、寫字樓改成住宅,相對比較容易操作。齊魯晚報樓市記者 陳曉翠
[編輯: 鹿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