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韓金惠
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有助于盡快找回失蹤兒童、防止人身意外傷害。用好該平臺關鍵在于獲得最廣泛的社會參與,這一方面需要普通民眾養成全民打拐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移動應用和新媒體加入進來。 5月15日,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正式上線啟動。該平臺用于各地一線打拐民警即時上報兒童失蹤信息,主要目的是發動群防群治力量征集線索早日破案。信息發布1小時就會以案發地為圓心推送到半徑百公里范圍內,隨著時間的增加,推送的范圍也會更廣。(5月16日《法制晚報》)
5月15日早上,失蹤4天的淄博女童張煜涵終于被發現,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孩子已經遇害。類似的悲劇我們已經看過太多,對于失蹤兒童,我們究竟還能做些什么?公安部啟動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用于全國打拐民警即時上報兒童失蹤信息,并在官方微博發布,同時通過高德地圖等移動應用、新媒體自動推送給兒童失蹤地周邊的相關人群,協助警方緊急尋找失蹤兒童下落。這一被很多人稱作中國版“安伯警報”的平臺,為尋找失蹤兒童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美國自1996年建立“安伯警報”以來,失蹤兒童尋回率已經從1990年的62%增長到今天的98%。“安伯警報”的特別之處就在于通過廣播、電視、短信、高速公路顯示牌、電子郵件、社交網絡,甚至彩票點、機場各種各樣的渠道,把孩子和嫌疑人特征、車牌等信息傳播到相關區域,尋求周邊所有人的幫助。2013年5月24日,田納西州一名8歲男孩在失蹤3小時之后,借助“安伯警報”平安找回。這樣的高效率,無疑是找回失蹤兒童、防止人身意外傷害的關鍵,也是我們國家建立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的意義所在。
除了時效性強,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的作用還在于粉碎謠言。在今天的新媒體傳播時代,我們的朋友圈里每天都流傳著大量的兒童失蹤信息,很多人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積極轉發,但是其中有多少信息是真的、傳播效果究竟如何,恐怕大家也時常存有疑問。如今有了權威的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會讓公眾放下懷疑,從而實現全民追蹤。
當然,建好平臺更要用好平臺,而用好的關鍵就是獲得最廣泛的社會參與。這一方面需要普通民眾的配合,在接收到信息之后能夠主動查看周邊情況,一旦發現可疑人物,及時與公安機關取得聯系,養成全民打拐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因為,民眾對失蹤兒童更加留意,對可疑行為警惕性更強,再加上信息及時發布,就會對違法行為造成很大壓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移動應用軟件和新媒體平臺加入進來,畢竟多一個用戶接收到失蹤兒童的信息,就能夠多一份希望,幫助更多的失蹤兒童回家。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