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風與傳承]
父母慈,兒女孝,是國人心目中的理想家庭。今年85歲、家住臺灣路5號院的戈樹楨則堪稱“慈”“孝”的典范。他傾注心血8年編著40萬字“家訓”,還專門給這本書取名《我留給后人的財富》。據(jù)悉,全書共分為“孝悌篇”、“立志篇”、“尚學篇”、“為人篇”、“為政篇”、“節(jié)操篇”六大篇章,全面闡釋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賢賢孝道德精粹。“對于物質(zhì)我從來不看重,這就是我留給兒孫們最寶貴的財富。”戈樹楨說道。
崇文重教
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受儒家教育
清晨,當太陽還沒有躍出地平線的時候,戈樹楨就會睜開雙眼,掛在床頭的時鐘指向4時30分。簡單洗漱之后,他來到書房,順手拎起一件古銅色的老舊外套披在肩上,便戴好眼鏡,一頭扎進書海。讀書、寫作、感悟人生,日復(fù)一日,雖已年過八旬,但這是戈樹楨生活中的一部分。
戈樹楨的書房面積大約15平方米,里面除了一張小床,一張書桌,其余全是書櫥,上萬冊書籍陳列其中,戈樹楨不時起身到書櫥前查閱,書房里不時傳出圓珠筆筆尖與稿紙摩擦產(chǎn)生的沙沙聲。戈樹楨正在寫作的,是他籌劃8年,傾注心血編著的40萬字“家訓”——《我留給后人的財富》。書即將出版,他正在忙著做最后的校對和修改。
吃過早飯,戈樹楨從抽屜里取出一盒嶗山綠茶,澆水、洗茶、泡茶,嫻熟地操作著,不一會兒,茶香繚繞整個房間,沁人心脾。而后,他又開始了讀書和寫作。
戈樹楨的祖父、父親全是讀書人,其中祖父還是前清的秀才。家中富裕,經(jīng)常出資為鄉(xiāng)鄰辦學、修路、建橋,戰(zhàn)爭年代為老百姓請愿謀福祉,災(zāi)荒年間設(shè)粥廠免費提供食物給鄉(xiāng)鄰和外地逃荒者,在當?shù)仡H有名望。
“一定要教育孩子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名受人尊重的人,對國家有用的人。”送完客人,一貫主張耕讀傳家的祖父對全家人說。
父親從小對戈樹楨的教育非常重視。在他蹣跚學步時,就被送去上私塾,寫大方字,接受傳統(tǒng)正規(guī)的儒家教育。“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暑去冬來,家中書房里經(jīng)常能聽到他的讀書聲。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的寒窗苦讀,讓他熟知經(jīng)史子集,“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更是根植內(nèi)心。
獻身公益
一通求助電話,他果斷出資贊助比賽
“道德與金錢沒有什么直接關(guān)系,那么哪個更重要呢?金錢固然重要,有了錢就可以讓自己生活得更優(yōu)越些,對于金錢的追求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金錢是身外之物,沒了可以賺;道德是身內(nèi)的修養(yǎng),不是說有就有的,道德顯得更重要。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即使有再多的金錢都會失去其意義,一個有道德的人如果沒有金錢,那么肯定會有人來相助的。”在當年的日記里,戈樹楨寫下了上面一段話。在他看來,社會上人與人交往靠的是誠信,是愛心,從某種方面來講就是道德。
按照當年企業(yè)的相關(guān)規(guī)定,當年戈樹楨一年就能拿到20余萬元,而當時在辛家莊(現(xiàn)在的高檔小區(qū))買一畝地還到不了1000元,而他對自己的獎金分文不取,全部都拿來搞贊助、做慈善,奉獻公益事業(yè),以拳拳之心展現(xiàn)大愛。
1986年,“泰山賽”是當時省內(nèi)非常重要的體育賽事,每個地市都傾注了大量心血積極備戰(zhàn),教練員、運動員夜以繼日,刻苦訓練,就為在賽場展現(xiàn)風采。臨近賽點,青島市體育培訓中心卻因經(jīng)費不足,決定放棄參賽。“您好,戈董事長,我是‘泰山賽’籌備組的一名工作人員,我們真的不想放棄,如果能得到您的支持,我們肯定不會讓大家失望……”傍晚快下班的時候,不知道是誰撥通了戈樹楨的電話,語氣平緩地介紹了相關(guān)情況。
夜幕降臨,戈樹楨的辦公室依然亮著燈,剛才的消息讓他久久不能平復(fù)心情。“體育比賽是我們青島人的強項,這么重要的賽事怎么能隨意缺席,一定要給隊員們這次機會,讓他們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當晚,他給對方回電話,表示愿意從自己的獎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參賽經(jīng)費。對方收到回復(fù)后欣喜萬分,激動地哭了出來。
在戈樹楨的贊助下,參加“泰山賽”的團隊超水平發(fā)揮,奪得整場賽事四個冠軍中的三個,為青島爭得了榮譽,在全省露個臉。隊員們歡呼雀躍,異常興奮。戈樹楨得到消息后,更是喜上眉梢,他覺得能為青島增光添彩的事出點力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博覽群書
不顧大雨澆身,只為淘一套《漢書》
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一心為國家、別人著想。
吃苦受累一輩子,有些人積攢了金錢,有些人積攢了朋友,而戈樹楨積攢了一筆財富—— 書。柜子里、床頭上、桌子上,滿滿當當,密密麻麻,隨處都能見到。《論語》《中國歷史大儒》《東周列國志》《中國儒學》《漢書全譯》《圣者四傳》《戰(zhàn)國策》《春秋左傳》《康熙字典》……粗略估算這些書能有上萬冊。
八月的南京,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固住了。文化市場上,出差辦完業(yè)務(wù)的戈樹楨正在專心選書,不一會兒工夫他的包里就已經(jīng)裝得滿滿當當?shù)模磳⒔Y(jié)算時,他眼前一亮,一套民國版的《漢書》恰巧在腳下,翻看以后非常中意,但一問價格發(fā)現(xiàn)所帶現(xiàn)金不夠,這么多書他一次也拿不了,想到此他趕緊帶上已買到的書趕回住處取錢。當他準備折返時,突然一聲驚雷,天空瞬間下起瓢潑大雨,他顧不得多想,連傘都沒拿,冒雨飛奔到文化市場。被大雨澆成落湯雞的他趕到時,發(fā)現(xiàn)商販們早已撤攤回家,他焦急萬分,走進周圍一個個商鋪,打聽書販住處,磨破了嘴,跑斷了腿,終于在一位老人的指引下,戈樹楨找到了書販的家。
敲開門的那一刻,書販被震驚了。“這不是剛才買我書的大哥嗎?是不是書有問題?我每天都去,跑不了的,這么大的雨看把你淋的。”商販把戈樹楨招呼進屋問道。
“不是,不是,我是還想買你那一套書。”拖著疲憊的身體,戈樹楨聲音有些瑟瑟發(fā)抖。
“是這樣啊!賣了這么多年書,還是第一次碰到像您這樣的,大哥這書我送您啦!”商販深深地被他這種精神打動,最終在戈樹楨的堅持下象征性地收了一些錢。當天晚上,戈樹楨發(fā)起了高燒,忍受病痛折磨的他看著淘來的寶貝,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一輩子就與這些書本打交道,每一本都是活著的生命。”戈樹楨讀書多,感悟深刻,對做人從政都有著獨到的見解,他常對人講,在中國凡賢達之士從政者,均堅守節(jié)操,加強道德修養(yǎng),以國事為重。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去奢崇儉,清正廉潔,敢言直諫,能夠“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才能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使人民能過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要教育孩子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名受人尊重的人,對國家有用的人。
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即使有再多的金錢都會失去其意義。
社會上人與人交往靠的是誠信,是愛心,從某種方面來講就是道德。
子孫要入則孝,出則悌,勤儉持家,忠厚傳家,和睦九族與鄉(xiāng)鄰,苦讀敬業(yè),奉公守法,為社會做貢獻,濟民救市,扶困濟危,做個能為國為民捐軀的精忠之人,終生以“忠孝”為本。
——戈樹楨
廣結(jié)善緣
有人上門求援,他也鼎力相助
毛澤東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戈樹楨廣結(jié)善緣,不僅幫助大規(guī)模的團隊或組織,個人有困難被他知道后,也是鼎力相助,做的好事一個一個接一個。
上世紀80年代,戈樹楨出差到廈門,認識了一位在當?shù)毓╇娋止ぷ鞯呐笥牙詈槿A,兩人互留了聯(lián)系方式,由于工作原因聯(lián)系次數(shù)非常有限。多年后的一天,李洪華寫來一封信,詳細描述了自己的遭遇,信中說自己被別人欺騙,家中所有積蓄和借親戚朋友的共3萬余元已用完,生活沒了著落,語氣十分悲涼。這一下牽動了戈樹楨的心,他二話不說,放下手頭的工作,帶上錢款和夫人,買了第二天最早的一班機票趕赴廈門。
“不要傷心難過,困難總會過去的,保重好身體最重要。”在李洪華家中,戈樹楨不停地安慰對方夫婦,并當場給他三萬塊錢救急。戈樹楨的夫人則到市場上購買了糧食和蔬菜,并為大家燒了可口的飯菜。“我們萍水相逢,你們的大恩大德,我們終生難忘,無以為報啊!”李洪華感激涕零。
戈樹楨做好事的善舉不斷被傳開,后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常常有人上門求援,只要不是“獅子大開口”,財力又允許,他必將全力支持。
許多人提議為戈樹楨成立一個以他個人為名的慈善基金,他總是笑笑,然后婉言拒絕了,他覺得做這些并不是為了自己出風頭,他甚至覺得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他作為一個公民應(yīng)盡的一項責任和義務(wù)。
手寫家訓
為收集資料,他每年花倆月實地調(diào)查
戈樹楨在筆記中寫道:為了子孫后代“整家齊風,提撕子孫”,“遺澤后昆”使其走上正道,在險惡的社會環(huán)境和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中不致犯罪覆亡,做個正當?shù)娜耍医袢找蚤L輩的身份,諄諄教誨的形式,將傳統(tǒng)倫常道德和儒家文化精神,盡量通俗地灌輸傳教給子孫后代。勸誘子孫要入則孝,出則悌,勤儉持家,忠厚傳家,和睦九族與鄉(xiāng)鄰,苦讀敬業(yè),奉公守法,為社會做貢獻,濟民救市,扶困濟危,做個能為國為民捐軀的精忠之人,終生以“忠孝”為本。
家訓,是一個家族傳承下來的精神規(guī)則,優(yōu)良的家風家訓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nèi)容涵蓋勵志勉學、修身處世、治家為政等方方面面。“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許多家訓一度曾引領(lǐng)一個家族,甚至一個國家的興亡。
60歲一退休,有空閑時間了,戈樹楨開始整理資料,每年都會抽出兩個月時間回到濟寧的農(nóng)村老家做調(diào)查,把不孝順的事例一一記錄。他對文、史、地、國學知識廣有涉獵,尤其喜愛《顏氏家訓》《溫公家訓》《帝王家訓》等書籍,尤其對于顏之推所著、作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典范教材的《顏氏家訓》寵愛倍加。
2006年,戈樹楨開始著手寫家訓,創(chuàng)作地就是他的臥室,半尺案臺,一盞臺燈,雖然面積不大,但它們見證了戈樹楨究竟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一位耄耋老人,老驥伏櫪煥發(fā)出的創(chuàng)作激情,受到了家人的鼎力支持,他一筆一畫地寫在稿紙上,由正讀博士學位的嫡長孫戈成岳一字一詞在電腦上敲擊完成,并進行了前期的校對工作。
新書發(fā)行
為保書不“變味兒”,連換三家出版社
底稿出來后接著就到了出版環(huán)節(jié),自費出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聯(lián)系出版社戈樹楨就花了很大的力氣,寫信、打電話、親自前往,可謂一波三折。起初,戈樹楨聯(lián)系的出版社想要改變書中的章節(jié),戈樹楨覺得如果變了章節(jié),書也就變了味兒;便換了一家出版社,好不容易等了一個多月,三審全部通過,書中文字一字不改,但出版社想要他的版權(quán),戈樹楨思前想后沒舍得,他覺得這本書就是他的生命,怎能輕易拱手相讓;最后聯(lián)系到光明日報出版社,這才算找到了“家”,出版社同意一字不改,并為他保留版權(quán),這讓他喜上眉梢。
2014年12月,《我留給后人的財富》一書,由光明日報社出版發(fā)行。為使后人立志、勉學、為人、修身、治家、為政、愛國、守節(jié)等,書中寫出了大量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與古圣賢的名言、警句,尤其以“孝為萬善之源,孝為德之本”,針對當下對老人的忘本、不講良心的歪風,指明做人的正確途徑和真正的人生道路,不能隨波逐流,走入邪路。
待到書本真正出版后,他將其劃分為兩部分,其中,500本贈送家人及各方有需要的人,其余500本由書店出售,所得款項準備用于再版時使用。
他先是找到媒體,每回都是帶上多部書本,跑去跟編輯、記者一起探討、介紹,許多媒體工作者都被他感動,也被書中的內(nèi)容打動,紛紛將老人的感人事跡進行了報道。頃刻間,像雪花一樣的求書信紛至沓來,戈樹楨認真閱讀每一封信,并寄去書本和回信,雖然自掏郵費,但他每天樂在其中。到現(xiàn)在為止,《我留給后人的財富》這本書已經(jīng)贈予他人1800余冊。
有一次,戈樹楨去書店看書,書店經(jīng)理告訴他,自己看了“家訓”后愛不釋手,非常喜歡,就把店里剩下的最后三本全部買走了,下一步將大批量進貨。
以身作則
悉心照料老母親,嚴格教育子女
在孩子們眼中,戈樹楨講孝道,講原則,明事理,是家中崇敬和學習的標桿。對待長輩戈樹楨非常孝順,母親上了年紀不能在老家生活,他就將母親接來一起生活,早上上班前跟母親聊會天,晚上下班后再詢問母親一天的情況。母親想吃水果,他當天就去買,母親想吃水餃,他和老伴接著就張羅著包,母親想出門走走,他片刻不敢怠慢……對待子女,戈樹楨家教非常嚴厲,孩子小的時候他規(guī)定,冬天晚上6點、夏天晚上7點之前必須回家學習,如有違反,他不打也不罵,懲罰的方式就是罰站,寫檢討,只要認識到錯誤就會被原諒。交朋友第一要看孝道,不孝順父母長輩的堅決不能交。
有人曾問戈樹楨,這把年紀了還這般付出值得嗎?他回答:“人這一輩子要多做好事,多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只要我的身體還允許,我會一直把儒孝文化宣傳活動做下去。我這一生也沒有多少財富留給后代,能留給他們的就是我寫下的這些東西,也算是弘揚正能量吧。”
戈樹楨的所作所為讓人感動,他的精神為人欽佩。“做人只要能處處為人,而人人也能為我,干起工作來幫手就多,力量就大,別人干不成的事業(yè)自己就能干得成。”戈樹楨對此有深刻的體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和信賴,這是他到了晚年最大的安慰。山東省委宣傳部也找到他,對家訓這部書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下一步準備將其作為范本廣泛推廣,并希望他在書的基礎(chǔ)上再繼續(xù)創(chuàng)作一些小故事、小小說。戈樹楨以孝文化溫暖城市、滋潤生活,為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搭建了廣闊而堅實的基石 。 文/記者 李豐整理 圖/本報記者 李豐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