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頭里,冬日,北風呼嘯,大雪紛飛,13歲的王滿倉和母親離開濰縣老家,到青島尋親,身患癆病的母親留下囑托后,死在了破廟里。王滿倉只身來到已是繁華市鎮的青島,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得以在一家德國商號當傭工。經過一段時間努力,王滿倉學會了德語,加上手腳勤快,得到了商號老板弗里希的賞識。
歷史深處,一個同樣是13歲的男孩,從掖縣老家來到青島,第二年年底,德國以“巨野教案”侵占了青島,親眼目睹國土淪喪,男孩心底里悄悄埋下了名為“民族氣節”的種子。他先是用功讀書,中學畢業后便進了四叔的“瑞記”土產雜貨店當工人,此時,他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和外國人打交道,必須過語言這關,于是他白天學習經商,晚上攻讀英語和德語,不久便能用外語直接和外國商人談生意。
相信不少讀者已經猜出,前者是央視八套播放的《青島往事》劇情,而后者,便是曾連任五屆青島總商會會長、兼任青島紅十字會會長,與時任青島市市長沈鴻烈、膠濟鐵路局委員長葛光庭并稱“三大亨”的宋雨亭。
在《青島往事》中,到處都可以找到宋雨亭的影子,王滿倉為了幫助哥哥天佑,“裝傻充愣”炒期貨與日本人吉村“斗法”,并聯合青島總商會會長,將吉村打得身無分文,落荒而逃。在這些劇情中,宋雨亭既是王滿倉,又是與王滿倉一起合作的商會會長。翻開歷史,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島時期,日本商人為了掠奪中國資源和傾銷日貨,在青島設立取引所,松井伊助等日本統治者暗中操縱股票市場,將中國商人玩弄于股掌之間,一如電視劇中的吉村,趁機大發橫財,不少中國商家因此關閉停業,傾家蕩產。為了抵制日商的盤剝,1931年,宋雨亭以總商會會長身份,籌措成立青島市物品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1931年9月19日,也就是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館陶路13號的齊燕會館里,青島交易所正式開業。交易所先行交易土產及紗布等期貨,后移至大沽路的青島交易所大樓,生意越做越興隆。當時的日本人甚至恐嚇宋雨亭:“交易所朝成,宋雨亭必暮斃”。然而,宋雨亭不為所動,依然從容應對。
電視劇中,王滿倉在與吉村斗爭的過程中,一些被欺騙的中國商人按照吉村的指示收購花生,結果吉村翻臉不認賬,眼看商人們就要破產,王滿倉不計前嫌,大方收購國商的花生,為他們挽回了損失。在這場斗爭中,王滿倉大獲全勝,賺得盆滿缽滿。
檔案里,1929年到1933年,世界爆發經濟危機,我國花生米出口滯銷,宋雨亭聯系20家富商于1934年1月在青島籌開普利股份有限公司,大量收購花生,幫助土產商渡過難關。結果經濟危機緩解,公司不賠反賺得10萬元,宋雨亭將利潤全部分給工作人員,并在完成使命后將公司解散。這一舉措曾經深得時任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的贊賞,并因此批評濟南商會沒有膽識,不會辦事。
確實,宋雨亭有膽有識,頭腦靈活,能夠在政府和商戶之間上下“斡旋”,并曾巧妙地導演過一場“鬧劇”挽留“義結金蘭”的兄弟市長沈鴻烈,一如王滿倉與天佑和夏德發的感情。
只是,在采訪中,筆者仍然有幾點疑惑:
他的故居是明水路1號還是1號甲?他去世的時間是1950年還是1951年?他去世的地點是在上海還是青島?
同樣是冬日,筆者踏著雪后的暖陽來到了僅有百米之長的明水路,佇立在1號門牌前,立刻打消了這里是宋雨亭故居的念頭。墻面周圍的叮當貓、長頸鹿等卡通形象直接揭示了房屋的用途,門口石墻掛牌為一家教育機構。只是此時,大門緊閉鐵鎖把門,出租的消息也已貼出。透過鐵門,可以清楚看到,狹長小院干凈且冷清,兩邊的建筑貼滿白瓷磚,根據建筑的樣式和新舊程度判斷,房屋建筑時間不夠長。倒是它旁邊的明水路1號甲被認定為宋雨亭的故居,(據老報紙記載,觀海一路上也有他的私邸)。生銹的柵欄鐵門,滄桑但樣式精致的別墅,平靜低調,一如宋雨亭后來的人生。
日本二次侵占青島前,宋雨亭便拒絕了日本人的高官厚祿,攜家帶口離開青島回到老家,幾次遭到敵人的追蹤,他不甘屈服,在投靠抗日隊伍無果后,拖著病體輾轉到上海勉強度日。1946年,他曾回到青島和時任市長李先良一起重新籌建中國紅十字會青島分會,并擔任會長。1935年,他在相同的職位上效勞4年,并幫助過大量貧困住戶,在慈善事業上,宋雨亭同樣不遺余力。“一位記者評價這位商界領袖:‘以往 —— 毀家紓難為國家保留正氣,將來—— 賡續前志替地方再效藎勞’”(孫保鋒《“大亨”宋雨亭》)。
說不清是1950年還是1951年,宋雨亭病逝,關于地點檔案資料也不明確,與他轟轟烈烈的一生相比,此種晚景略顯凄涼。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