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韓金惠
10月13日,瑞信(CreditSuisse)發布的“2015全球財富報告(Global Wealth Report2015)”(下稱“瑞信財富報告”)指出,中國家庭財富總值達22.8萬億美元,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富裕國家,僅次于美國;同時,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中產階層人口,達1.09億名,超越美國的9200萬名中產階層人數。該報告發布后迅速引起了輿論的高度關注。(11月18日《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中產全球最多,這樣的新聞恐怕又震驚了不少人。不過,按照瑞信財富報告每人擁有5萬~50萬美元的凈財富標準來衡量,得此結論也并非聳人聽聞。只要你擁有超過5萬美元的凈財富,又或者說只要你在一般規模的城市中擁有一套房,就算是中產階層了。按照這樣的標準,當前中國的確有著龐大的中產群體。
然而,中產階層也有著自己的煩惱。他們大多有穩定的工作,有固定的房產,但與此同時,這些也成為他們身上的束縛。教育、醫療、住房……哪一項也不允許他們輕易改變現狀。于是,中國的中產們疲于奔命,精打細算,不敢浪費。看似生活體面,實則內心困窘。這些“有幸”被劃入中產階層的人,少了幾分幸福感,多了幾分危機感。
就拿房子來說,通過貸款在城市中擁有一套房,在成為“中產”的同時,也背上了巨額債務。少則十年,多則二三十年,每月準時的房貸還款通知讓他們成了名副其實的房奴。現在,房奴忽然成了“中產”,似乎有點名不副實。此外,按照專家的說法,中國中產階層的財富在房產上的配置比例過重,高達79.5%,而金融資產占比過低,僅有10.8%,這與美國和日本家庭更愿意參與金融市場有所不同。也就是說,中國的中產階層除了房產之外,很少選擇其他的投資方式。股票、基金等風險性投資會威脅到他們精打細算的財富分配,增加他們的不安全感,而除此之外又無其他穩定可靠的投資渠道,如此一來,他們只能更加依賴房產,買房保值,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房奴變“中產”給我們提了個醒—— 凈財富并非唯一的衡量標準,在很多人被一套房套牢的情況下,再龐大的中產階層人口也顯得意義不大。相比之下,生活成本是否比重過大,財富構成是否科學合理,這些才是劃分中產階層時更應該考慮的因素,也是國家制定政策措施調整社會財富分配的重要參考。
中產階層不斷擴大,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橄欖型”的理想社會結構中,中產階層占據主流是調節兩極分化和社會沖突的必然要求。我們希望成為中產階層,但不愿意“被中產”。不管是統計也好,推算也罷,應該在充分考慮教育、醫療、住房等生活成本因素的前提之下,對中產階層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否則,背著房奴的重擔進入中產的行列,這樣突然的幸福實在讓人很難開心起來。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