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明年中小學"網絡空間人人通" 老師可在線輔導

2015-05-25 06:27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臺東六路小學教師用電子白板和點讀筆試講新開發的教學系統。記者 孟達 攝





  5月24日,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結束第二天的會議議程。當天除了一些高端的教育信息化裝備以及新的教育信息化發展理念展現出來外,青島市教育局局長鄧云鋒也在“促進教育公平”的分組會議上進行了發言。記者采訪到青島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上的一些成績和亮點。

  黑板變“白板”,筆是點讀筆

  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信息化裝備展覽上,一個展位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帶來了多款自主研發數字化新品,據介紹其中名為“外研通VT-8”的點讀筆是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小的一款點讀筆,類似于馬克筆大小的點讀筆實現了學生隨時隨地學英語的愿望。

  外研社出版從小學到大學的各級英語教材,而傳統的教材供應者也在教育信息化上創新。“這款點讀筆可以實現實時點讀外研社的所有教材,在筆上插上耳機就可以聽到點讀的英語。”外研社數碼產品發展中心副總經理楊嵐告訴記者,外研社所有的英語教材都已通過技術實現了可點讀的功能。

  而更為神奇的是老師可以通過點讀筆進行教學。在展臺中心來自臺東六路小學的英語老師郭瑛瑛正在給幾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上教學示范課,上課用的是電子白板和點讀筆。這節英語課采用外研通VT-8點讀筆與互動教學系統結合的全新方式,通過無線傳輸模塊進行數字化英語授課,師生互動答題、遠程調取電子課件等功能讓人眼前一亮,一支點讀筆實現了教師和學生聽讀合一、視聽一體的立體化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傳統書本教學資源。

  據悉,展覽單設青島教育信息化展館,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和實時展示技術,實時展示青島市網絡運行、連線課堂上課情況等相關案例,受到參觀代表高度評價。

  投3.7億讓294所學校變智慧

  青島近些年在教育信息化上有什么樣的突破和成績?記者從市教育局采訪獲悉,近年來,青島市先后投入10余億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堅持扶弱擴優原則,自2011年起,市財政連續三年投入1.04億元,區市配套資金7637萬元,新建、升級736所農村中小學校園網;2014年起,安排市級專項資金對15個經濟欠發達鎮31所學校進行支持,以信息化手段推動優質資源優先向農村地區薄弱學校覆蓋,努力縮小城鄉差距。

  據悉,青島市已全面建成涵蓋市、區(市)、校三級的青島教育城域網;全市1089所中小學全部實現光纖接入城域網,實現了“網絡寬帶校校通”;中小學全面建設完成交互式多媒體教室,100% 的中小學教室配備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現了“優質資源班班通”。

  青島推動中小學信息化建設向全面數字應用延伸,2014年市本級教育專項資金投入1060萬元,區市配套資金3.6億元,全面啟動數字智慧校園建設,完成294所學校數字智慧校園建設,占全市學校總數24%,計劃到2016年,全市85%的中小學建成數字智慧校園。還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由中小學向幼兒園延伸。

  2014年,開發建設青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采用先進的云計算機技術,通過空間應用、網絡教研、網絡集備等推動教學教研活動的開展。平臺于2014年9月份正式開通,首批2萬用戶試點使用。2015年計劃為50萬學生、5萬教師開通網絡學習空間。到2016年,青島市中小學將全面實現“網絡空間人人通”。教師普遍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研修、備課、布置作業及在線指導學生學習,學生普遍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自主學習。

  到今年年底,青島85%的中小學可達到現代化學校標準,70%的幼兒可在公辦和普惠幼兒園就讀。青島義務教育學校校際均衡度在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一名。

  依托開放大學,建“全民學習網”

  鄧云鋒說,下一步,青島將通過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智慧教育(一卡通)中心管理平臺,探索以大數據為教育教學提供支持和服務的方式,構建“數據支撐、智慧互聯、優質均衡”的青島教育信息化發展模式。

  他說,青島將致力于實現三個延伸,推動教育的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普及。首先,推動教育信息技術向包括幼兒園在內的各級各類學校延伸。其次,推動教育信息技術向社區教育、終身教育延伸。以青島開放大學為依托,推進社區數字化學習中心和“青島全民學習網”建設,提供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和個性化學習支持,推動終身教育開展,為構建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學習型城市助力。

  此外,還要推動教育信息技術向教育教學、教育管理等各領域改革延伸。大力倡導以先進信息技術為引領,建設未來教室、培養未來教師、發展未來教育的理念,以數字智慧校園建設為載體,全面推動數字應用在教育各領域的普及和深度融合,讓信息技術成為教育改革創新的驅動力。

  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已經成為當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以信息化促公平、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已經成為各國教育發展的普遍選擇。鄧云鋒在會上建議,加大教育信息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在信息技術推進教育公平方面形成新的共識。

  他建議,各方要共同推動全球范圍的在線課程資源建設,實現優質課程資源的共建共享,以互聯網技術突破資源配置的有限性和時空的局限性,推動優質資源向更廣區域覆蓋,讓學習者都能享有良好的受教育機會。同時,建議推進教育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的試點和創新,以校際聯盟、區域間和國家間合作等形式,共同研究有關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前沿性課題及方法,并在實踐領域積極探索。建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托研究機構或組織專家定期發布國際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推動教育信息技術應用向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拓展。

  記者 魏海洋 郝園園 實習生 徐燕子

  觀點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結合,可以讓教師從挖掘教學資源中解脫出來,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去創新教學。

  ●阿拉伯聯盟教科文組織秘書長:

  未來的教育將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注重學生們的創新性和思維性十分重要。

  ●阿富汗教育部部長:

  我們把全國的34個省教育系統連接起來,每天會對各地教育活動進行信息管理,以促進教育信息的平等性,滿足邊緣人群的日常需求。

  ●印度人力資源與發展部部長:

  我們有自己的國家知識庫,可以通過聯網來分享教育資源,我們的數字資源有不同的語言,讓不同的受教育者可以受益。中學有移動的技術,并且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督。

  ●南非基礎教育部副部長:

  教育是一種公共資源,南非不僅在本國建立了信息教育系統,同時也為姊妹國家給予支持,特別是在教育者的創意化教學方面給予很多的幫助和支持。

  ●日本教育部副部長:

  信息技術并不能取代老師的角色,即使是輟學在家的孩子的學習效果也可以得到老師的評估,他們也可以順利從網上獲得和學校同樣的文憑。

  ●俄羅斯教育部副部長:

  我們配備了專業殘障人士的信息通用技術,以獲得平等教育。他們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參加考試,根據殘障人士不同情況提供不同的技術,以滿足不同需求。

    ■相關新聞

    “空中課堂”連接市區平度


    半島都市報5月24日訊(記者 朱薪雨 實習生 王玉珠) 老師在電視這邊聲情并茂地講故事,而遠在平度的孩子們可在電視上看著老師一起蹦蹦跳跳。近日,青島實驗幼兒園遠程連接平度市機關幼兒園打造“空中課堂”,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音樂游戲、語言故事兩場遠程教學活動,平度市近50所幼兒園的負責人在平度現場進行觀摩學習。

    據介紹,這也是青島市首次將遠程教學應用在學前教育課堂上,將市實驗幼兒園的優質教學資源遠程輻射到平度地區。

    記者在現場看到,老師所在的教室里只有一個攝像頭、一臺電視、一臺電腦,電視畫面上顯示出的是平度機關幼兒園的幾十名孩子正在認真地跟學,在音樂游戲課上,宋虹老師教大家唱跳《點花歌》時,電視那邊的孩子也能夠實時跟唱,老師也可以通過電視隨時看到孩子們的反應,課堂氣氛就像是現場教學一樣活潑。

    “前期我們曾去平度進行教學調研,如果讓老師去講一次課,單程就得倆小時,來回就得一天,時間成本太高了。”市實驗幼兒園園長寧征說,而這種通過遠程連線的方式幾乎可以足不出戶同步教學,平度的孩子不用出門就能享受到市實驗幼兒園老師的授課,極大地節省了教學時間成本。

    “青島正在舉辦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這種將遠程教學應用到學前教育中在島城尚屬首次,這也是今后教學發展的一個努力方向。”青島市教育局調研員李世霞說,平度市共有約450所幼兒園,通過遠程連線的方式,將市實驗幼兒園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給平度機關幼兒園和主要幼兒園,這部分幼兒園再進行二次輻射,受益面將會非常大。下一步,還會繼續探討這種教學方式,建立“空中課堂”,為更多偏遠地區學前教育提供專業指導。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中小學 網絡空間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