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內一片忙碌景象。(資料照片)
1月14日,記者探訪獲悉,本市在行政審批改革方面已走到全國前列,審批速度不斷提高,多種審理業務“一站式”,甚至“一窗式”就可以搞定。青島市對
重點項目審批首創“
容缺受理”模式,改變原來“材料不齊不能辦”的審批困境,變為一邊準備材料一邊審批的并聯推進模式,行政審批效率連年提高。
“容缺受理”讓審批不卡殼 經常跑項目審批的人都知道,少一樣材料,審批手續就會卡殼。而在青島進行審批的話,企業提交的材料不夠完備,也可先行容缺受理、容缺審查。
市審批辦主任馬耀清介紹,青島市從2012年開始在全國首創“容缺受理”的審批方式。所謂容缺受理,就是改變以往材料不全不能審批的模式,審批部門容許申請人缺失相關技術審查要件以外的其他法定申請材料,先行受理審查,出具初步審查意見,在申請人補充提交所缺材料后再發放正式行政許可決定及相關證照。
“比如對能源交通類企業要辦核準,以前需要遞交15項材料,現在只需遞交項目申請報告、合理用能評估兩項材料即可。”據介紹,其他投資項目也有相應的“材料壓縮”,如建設項目審批涉及的420個申請材料,保留237個申請材料為容缺受理的要件。
這種允許申報材料不完備、快速辦理的方式是否與法律相違背呢?馬耀清主任解釋,“容缺受理”并不是少交或不交材料,而是可以“緩交”材料。辦理“容缺受理”時,行政審批單位為企業蓋的是“初步審查”的特制章,待企業單位準備好全部材料之后,才能實現正式行政審批。
記者從青島市審批辦了解到,青島市行政審批速度連年提高,“比如原本企業的登記注冊業務至少要一周時間才能辦理完畢,現在只要材料準備好了,不到一天時間就可以辦完。”
審批信息資源將共享 1月14日記者獲悉,本市還將建立行政審批信息資源共享庫。青島市審批辦在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將建立行政審批信息資源共享庫,審批部門在辦結審批事項后,將批復文件、證照等保存到共享庫中。其他審批部門可以查閱共享庫中的審批決定,并將批復文件、證照等打印出來,作為本部門審批事項的申請材料。辦事市民辦理申請時,將不再需要重復提交共享庫中已有的審批決定。
據介紹,市審批辦研究制定了本市審批信息資源共享庫建設方案,明確了共享庫實現功能、應用范圍、使用形式等。去年率先啟動了建設項目審批信息資源共享庫建設,確定了共享庫證照梳理的方式及時間安排,將14個部門的211項行政審批事項的證照信息納入了證照庫,基本實現了全市建設項目審批證照的電子化應用。記者 郝園園 實習生 楊薈瑩
■經歷
走綠色通道至少省了一個月 “我們走綠色通道比走正常的流程最少節省了一個月的時間。”鐵路青島北站配套項目的經辦人郭先生此前到行政審批大廳辦理建設項目審批的時候,就享受到了綠色通道容缺受理、榮缺審查的待遇。“因為土地手續相對滯后,所以我們走了容缺受理的路子。”郭先生說,這邊開始審圖后,一旦圖紙有問題還可以隨時更改,整個過程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改圖的時間比較長,但和其他的審批一起進行,就沒有了時間空置。”郭先生說,等到土地證一拿到,他們就立刻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了。
郭先生說,有了綠色通道之后,各個審批環節同時進行,只要是材料和要件都準備充分了,就可以直接拿出各種證件。此外,郭先生說,由于他們的項目涉及到地鐵建設,會受到地鐵的施工進度、還有地鐵周邊用地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辦理起來會和很多部門打交道,格外麻煩。而建設項目手續涉及到規劃、建管、衛生、消防、人防等很多專業的審批部門,如果經辦人自己去跑的話,會和這些部門一一打交道。“我們的建設項目分散在各地,拿著各種手續材料跑一趟審批大廳,最少也要半個小時的時間。”郭先生說,審批辦給他們找了免費的代辦人員,他們的幫助讓審批速度更快了,而且給他們省去了很多麻煩。 記者 郝園園 實習生 楊薈瑩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