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由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孵化的8家山東企業成功登陸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
新三板”),首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俗稱“四板”)掛牌企業向全國性證券交易市場
批量轉板的先河。
這8家山東企業分別為來自淄博的齊魯華信、迪浩管道,德州的可恩口腔、征宙機械、宇虹顏料,青島的東和科技,威海的華東修船,泰安的同創汽車。截至目前,共有10家企業自齊魯股交中心轉至新三板。
“目前,齊魯股交中心已經與全國股轉系統達成了‘單獨受理,優先審核,提前溝通,集中掛牌’的批量對接機制。”齊魯股交中心總裁李雪介紹,四板和新三板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定位、服務對象等方面具有差異性和互補性。從四板大批量轉到新三板,這在全國范圍內為首次嘗試。
在換板過程中,四板發揮了跳板作用,“齊魯股交中心通過對掛牌企業的培育輔導,能夠有效發揮孵化功能,為全國股轉系統輸送轉板資源。”李雪說。
據介紹,目前,山東有中小企業約95萬家,其中規模以上近5萬家,上市資源后備庫企業超過1000家,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服務企業近2000家,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普遍具有不同層次的金融需求。顯然,四板市場社區性、草根性的特性,更貼近區域內的中小微企業。
“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更貼近本地企業,通過熟人社會、口碑相傳可以降低企業的掛牌成本,多角度、分層次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提高企業面向社會的直接融資能力。”齊魯股交中心高鵬飛博士認為。
此次轉板的迪浩管道曾經是一家沒有房產和地產的小企業,廠房、水電、辦公室都是租賃的,沒有抵押物,找不到擔保單位,銀行不敢貸款。在齊魯股交中心掛牌后,先后融資6000多萬元。迪浩管道董事長吳建新介紹,該企業的生產線已由掛牌前的8條發展到現在的30條,注冊資金也由掛牌前的500萬元擴大到現在的3535萬元。
在運作口腔醫療連鎖模式初期,可恩口腔董事長萬少華也曾面臨兩大難題:資金和品牌。2012年9月,可恩口腔在齊魯股交中心掛牌。“掛牌兩個月,可恩口腔的股價就從2.8元升至3.3元,漲幅高達14%。”萬少華表示,目前,可恩口腔已成為全國首家口腔醫療主題的新三板掛牌公司。
除了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題、提升品牌地位,四板還為新三板把好了第一道關。新三板的監管機構是證監會,其監管規格及對企業的要求,比四板市場要高。掛牌齊魯股交中心,東和科技實現了股權融資400萬元。“但更寶貴的是,從公司構架、三會構成及職責,到具體的業務流程,公司內部控制,關聯交易,重大事項及財務狀況,各方面都進行了規范。通過在四板掛牌,企業能一步步熟悉流程,為新三板掛牌做了準備。”東和科技董事長陳克偉表示。
“臺灣地區的‘先上柜、后上市’是很好的范例。這種轉板機制,先上四板再上新三板,先上區域性市場再上全國市場,不僅為企業打牢了基礎,從長遠來看,這是在由下到上地普及股權文化和證券知識,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營造良好氛圍。”高鵬飛認為,將來有希望建立更加快捷的轉板機制,鼓勵更多企業在門檻較低的區域性市場掛牌,達到一定年限后自動轉板。
■相關鏈接
何謂新三板?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股票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司為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東人數可以超過200人,接受證監會的統一監督管理。
與主板相比,新三板主要是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這類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在準入條件上,不設財務門檻,申請掛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只要股權結構清晰、經營合法規范、公司治理健全、業務明確并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經主辦券商推薦申請掛牌。記者 王新蕾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