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記者采訪了島城徐玉玲、丁梅麗兩個家庭,前者的大伯是上海人,因為感受到日企虐待中國童工,年少的他就產生了保衛祖國的強烈情感,而從16歲走出家門的時候,他卻再也沒能回來……而丁梅麗的父親和兩個姑姑雖生在地主家庭,卻堅決加入中國共產黨,然而20多歲的他們先后被敵人抓獲,最后被殺害。
徐黎屏 16歲投身革命再也沒回家 9月26日,記者采訪了住在市北區嘉定路65歲的徐玉玲,聽她講述了關于大伯徐黎屏的抗戰英勇事跡。徐黎屏原名徐長恩,上海市人原籍在山東省滕州縣。1915年出生于藤縣洪緒鄉楊園村,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1925年徐黎屏隨父母逃荒到了上海市白利南路顧家弄居住,因為家庭貧困才11歲的徐黎屏就先后在申新紡織廠和遠東木廠做工。
因為經常見到日本人欺辱中國人的場景,也感受到了日企內部對中國童工的虐待,年少的徐黎屏心中產生了衛國從軍的念頭。
徐黎屏 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時年16歲 ,隨后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1939年東進山東沂蒙抗日根據地,后任魯中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1944年9月,徐黎屏在攻打沂水縣城戰斗中壯烈犧牲,享年29歲 ,直到1991年才被追為革命烈士。自從參軍離鄉之后,14年的戎馬生涯徐黎屏再也沒回去過,連往家里寄信都只能用代號和暗語。
自從徐黎屏16歲離開家參軍之后,就再也沒有機會回家看自己的父母和兄弟。長征期間更是與家里徹底失去了聯系,直到1939年徐黎屏在沂蒙山抗日根據地抗日期間,才向家里寄了幾封書信。因為考慮到安全問題,徐黎屏在信中并不提及自己當時的真實情況,而是用暗語假借講經商的事情來告知家人自己的下落。
1991年5月,山東省民政局授予徐黎屏烈士稱號,之后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八路軍山東縱隊》一書,收錄了徐黎屏戰友所寫的關于其英勇抗敵的事跡。徐玉玲告訴記者,奶奶生前一直盼望著大兒子的消息,結果到終老也沒有等來,“大伯追為烈士,想來奶奶也能為之欣慰了。”
丁氏三姐弟 將自家變成秘密聯絡點 9月26日,今年70歲的丁梅麗向記者講述了她的父親丁榮華(丁笑秋)、姑姑丁榮貴和丁榮嬌三人的英勇事跡。他們雖然出生在地主家庭,但是自小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目睹國土被踐踏后毅然投身抗日救國的革命事業,將自己的家變成地下工作的秘密聯絡點。但在泊里慘案中,丁氏三姐弟被殘忍殺害。 1939年2月,中共諸城五區委在泊里一帶建立,隨后,丁榮華被派回泊里。為了隱藏真實身份,丁榮華以教員的身份做掩護,并且成為了區委青年委員,而丁榮貴、丁榮嬌也成為當時婦女聯合會的成員。為了方便聯絡和開展工作,丁榮華利用合法的教學研討等理由,將家里變成了一個秘密的聯絡基地,成為地下工作的聯絡站,利用各種形式宣傳抗日救國,還建立“婦救會”和“兒童團”。丁榮華還以美術教師寫生為名,將泊里及周邊村莊的據點、碉堡以及兵力、地貌等軍事情報繪制成圖交給黨組織。
1944年7月,泊里地下黨在群眾的配合下,與山東軍區主力部隊發動討伐大漢奸李永平的戰役,讓泊里地區的日偽軍遭受嚴重損失。之后,日偽軍開始了更加瘋狂掃蕩,對地下黨和人民群眾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迫害。當年秋天,丁榮華正在學校里上課,接著就被抓走,在監獄里待了11個月,辣椒水、老虎凳、壓杠子他都嘗遍了,但沒能從他嘴里套出一句情報。
1945年春,偽濱海警備軍決定對泊里地區的地下黨和八路軍進行一次徹底“清理”。他們拿到各村“剿共委員會”提供的材料和叛徒供出的共產黨員名單,而這份名單上就有丁氏三姐弟的名字,隨后兩姐妹被殘忍殺害,當時她們一個27歲,一個24歲。幾乎同時,21歲的丁榮華也被槍殺,先后抓捕的約百名黨員和進步群眾全部被槍殺、刀劈、活埋,制造了慘絕人寰的“泊里慘案”。
1983年,丁氏三姐弟被批準為革命烈士,現在安葬于黃島區烈士陵園。記者 朱薪雨 見習記者 李飛鴻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