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8月15日訊(實習生 張悅祥 記者 婁花 ) 8月15日,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舉行了第二批
潛航員學員培訓開班儀式,標志著我國第二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培訓工作正式啟動。6名潛航員學員將經歷駕駛潛水器,搭載科學家前往指定作業區域,執行下潛作業任務并安全返航等六個模塊、十個科目的培訓,在兩年后成長為真正的潛航員。培訓期間,他們還將登上“
蛟龍號”,進行海上實習訓練。
潛航員是載人深潛任務的主要執行者之一,其主要職責包括:駕駛潛水器,搭載科學家前往指定作業區域,執行下潛作業任務并安全返航;協助潛水器維護保障技術人員完成潛水器維護保障工作;與航次科學家共同制定下潛作業計劃。
我國目前已有潛航員傅文韜、唐嘉陵,另外于2013年12月面向全國選拔出6名第二批潛航員學員,他們分別是陳云賽、楊一帆、齊海濱、劉曉輝,另外還有張奕和趙晟婭兩名女學員。預計在2016年9月,這6名學員將完成培訓任務及考核,2016年底正式結業。培訓共包括6個模塊內容:職業素養訓練、體質體能與心理訓練、專業基礎理論培訓、潛水器維護維修理論與技術培訓、潛水器操控技術訓練和海上實習訓練,培訓科目達到十個,總課時將達2600課時。
值得注意的是 ,深海中心將利用“蛟龍號”執行航次任務的機會,分四個階段對六名潛航員學員進行長達320天的海上環境適應性訓練、潛水器維修訓練、操控訓練等海上實習訓練。
雖然剛剛大學畢業,但6名潛航員學員的表現,贏得了訓練老師和各科研單位專家的認可,中船重工702所水下工程室副主任葉聰是第一航段現場副總指揮,同時也是六名潛航員學員的理論授課、實際操作老師,他對六名學員在海上的表現非常滿意。“我們這次讓他們參與海上試驗主要也是想看看學員能不能經受海上長時間、大工作量的艱苦環境,是一個適應性的訓練,六名學員表現都非常好。”葉聰說。
其實,在老師眼里,現在他們已經不僅是學員,而是海事團隊的工作人員了,“在此前的第一航段科考任務中,第一批潛航員付文韜、唐嘉陵作為主駕駛承擔了全部10次的海上下潛作業任務,完成了崗位培訓的學員們承擔起了蛟龍號的維護和布放回收等任務。而兩位女學員張奕和趙晟婭 ,已經開始為潛水器下潛作業計算潛浮壓載鐵的重量等工作。”葉聰介紹說。
而陳云賽和楊一帆已經接手載人艙外的艙口蓋啟閉操作,齊海濱和楊一帆還成功完成潛水器的布放和回收,劉曉輝則不僅承擔了每次下潛的生命支持系統準備工作,而且還和齊海濱、楊一帆乘坐橡皮艇向蛙人學習睡眠摘掛鉤的操作。
■相關新聞
“蛟龍號”11月勘探印度洋 2013年國家發改委批復深海基地項目投資概算5.12億元,去年底,碼頭、陸域房建完成施工、監理招標工作開工建設;精裝修工程今年7月完成了招標工作;室外工程計劃8月進行施工招標;專用設備已陸續開展招標工作,年底完成整個項目建設。根據計劃安排,2014 年底計劃完成投資累計4.531億元。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明年蛟龍號將有望入駐深海基地,而蛟龍號新的母船建設已經進入設計論證階段。
據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2014-2015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大洋35次)將在我國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勘探區和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區等海域分三個航段歷時160天開展下潛任務。
第二、三航段預計今年11月20日從青島起航,歷時4個月完成,將赴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區,主要任務是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生物基因資源和環境調查,并兼顧基礎科學研究,計劃進行20個潛次下潛作業(包括2個機動潛次),于2015年3月19日返回青島。西南印度洋礦區距離國內較遠,相較第一航段,航渡時間更長,下潛任務更重,這一區域海底石筍林立,將是蛟龍號第一次在地形更加復雜的環境開展下潛作業,無疑是對蛟龍號的一次新挑戰,也是對航次組織實施的一個新考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