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她因風風火火的工作作風而被稱為“假小子”;退休后,她熱衷社區工作,牽頭組織了金秋藝校,她有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藝術空間,免費辦起了“剪紙培訓班”,還組織部分老人學歌唱歌、讀報學習……對于所做的這些 ,
華都社區七旬
老黨員宋宗敏只是笑著擺擺手說:“沒啥好說的,都是應該做的。”
“黨員是不退休的”
提起宋宗敏,華都社區的居民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7月4日下午,記者見到了這位社區活動的“大紅人”。“我就是個文體愛好者。”宋宗敏笑著告訴記者。自己18歲就參加工作,對建設祖國抱有一腔熱血。當把第一筆工資攥在手里時,宋宗敏有的不是喜悅,而是疑惑,“拿工資還叫什么‘革命’啊。”就是因為有著這樣無私奉獻的精神,也使宋宗敏早早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加上20多年的群眾工作經歷,使得宋宗敏早已和百姓們難舍難分了。
“雖然我現在退出了工作崗位,但是共產黨員是永遠不退休的,這是終身制。”所以,退休后的宋宗敏依舊活躍在群眾中。她當過居委會主任,也當過老年人金秋藝校的校長,雖然家從原來的四方區搬到了市南區,現在居住在嶗山區,但不管在哪里,她都是活動的骨干,身邊的一群人總是歡歌笑語不斷。
除了組織活動外,宋宗敏也一直不忘學習。在她的家里有著好幾本寫有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的記事本,有老人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心得,有老人學習領導人“七一”講話,“這兩年寫不了字了,筆記也做不了了。”說到這兒,宋宗敏充滿了遺憾。
點點滴滴中都體現了宋宗敏的黨員本色,另外她還時常為社區建設建言獻策,“宋阿姨是我們社區的老黨員,為我們做了不少的貢獻。”社區主任對她也是稱贊有加。
“剪紙算是做了點有意義的事”
這位一直活躍在群眾舞臺上的老黨員,隨著年紀的增長,宋宗敏的腿腳也不允許她再像原來那樣帶領大家跳舞、健身了。“但我這人就是閑不住。”宋宗敏將她的生活熱情轉移到了剪紙藝術,“這是我們中國創造的古老文化,我們有義務傳播、發展它。”于是,零基礎的宋宗敏開始自學剪紙。她的家里堆了大大小小的各種剪紙教材,“孩子們也是幫我50張、50張地往家里扛紙。”宋宗敏也很感謝孩子們對自己的支持。“我這人有股悶勁兒。人家能干好的我也行。”功夫不負有心人,宋宗敏在剪紙藝術上開辟了一番天地。從2008年開始,宋宗敏將她的剪紙作品進行主題展覽,其中有文明創城、計生、喜迎十八大等各種主題作品百余幅。然而直到“宗敏藝術空間”的建立才讓她真正地笑逐顏開。
記者看到,在20余平方米的空間里,到處懸掛著各種主題的剪紙作品 。記者了解到,這些剪紙作品中不只有宋宗敏的也有參加剪紙活動的其他姐妹,“其中不少都是我拜托孩子特意從網上下載來的圖樣。”與一般剪紙作品不同的是,這些作品所展現的全是和諧社區、環保綠化、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等活靈活現的場景。
據了解 ,每周一、周四,20多位社區的老姐妹們聚集在“宗敏藝術空間”,談談家常,交流一下剪紙的新花樣,有時候宋宗敏還組織大家唱紅歌、讀書看報等一系列文娛活動。不但快樂自己,還帶動了二三十個老姐妹,豐富了社區的生活。在這歡歌笑語聲,“這才算是做了點有意義的事。”
“帶領老年人保健是我的夢想”
已經 79歲的宋宗敏,由于眼睛視力下降,手也開始發抖,不得不向剪紙藝術揮手告別了。“我現在在做三角插藝術品 。”宋宗敏告訴記者,閑不住的她始終對新事物充滿了熱情,“不會就慢慢學唄。”宋宗敏笑著說。除了因為三角插工藝品動手操作簡單以外,吸引宋宗敏還因為它很環保。“我都用廢舊的廣告紙、掛歷紙做材料。”記者在宋宗敏的家里看到,櫥柜里已經擺了不少作品。“過年的時候,孩子們還都問我來要這個,喜歡得不得了。”宋宗敏拿著一個三角插花瓶笑著說,她告訴記者像這樣的花瓶她大約要插半天,這還不算折紙的時間。
“現在每天早晨我都先做一個小時的保健。”宋宗敏向記者介紹她的養生保健生活。“我現在的夢想就是帶領老年人科學養生,多做自我保健,保證身體健康!”宋宗敏笑著告訴記者,通過保健自己少受罪,親人子女少受累,國家少花醫藥費,有點余熱能生輝。
宋宗敏就是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用自己豐富的晚年生活,帶動周圍社區的老年人快樂生活,“科學養生多學習,不斷更新舊理念,科學保健強身體,量力而行多運動,平均飲食管住嘴,心胸開闊多包容,知足常樂心情好,賽似醫藥治百病,動手動腦不癡呆,服務社會獻精神。”宋宗敏的保健理念將傳播給更多的老年人。
文/圖 本報見習記者 劉愷琦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