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7月3日訊(記者 婁花)
蛟龍號將再次
起航。3日,記者從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獲悉,2014~2015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5航次)將分三個航段在西北太平洋中國大洋協會富鈷結殼勘探區(第一航段)、西南印度洋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區(第二、三航段),開展下潛及常規調查作業。本航次海上時間共計約160天,4日從福州正式出發。
與以往蛟龍號航次相比,今年的航次具有任務多樣、隊伍年輕、新設備多的鮮明特點。此航次不僅要開展資源調查、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調查,還肩負著培養操作維護人員,培養潛航員的責任,并要進一步優化作業規程;同時本航次還承擔著開展全民海洋意識教育的任務。開展南京世界青年奧運會的火炬水下傳遞,開展福州公眾開放日活動。北京匯文小學的老師也將參加航次,為在青少年中開展海洋科普教育創造條件。
另外,本航次中與蛟龍號配套的新設備和作業工具多,國產超短基線首次使用,蛟龍號在海底還將試驗與之配套的小型纜控機器人,另外新研制的各種采樣工具也是首次使用。本航次35歲以下人員占47%。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