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太軟,開山石來填 當時我們給上級領導立了軍令狀以后,職工們情緒都很高漲,領導和施工人員都親臨現場,我是隊長,每天早晨,從南頭走到北頭,一天兩個來回到現場盯著。當時這里山溝、農田,我就天天現場指揮著和職工打成一片,一塊研究工作,一塊操作。
當時在鞍山路以南吳家村那個區域,地質情況不太理想,這里地勢比較平坦,地下是種植土,地基太軟。我們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把土質松軟的部分挖掉了一米多深。當時鞍山路以北是個石丘,我們就開山用石渣子來給它換土,這一米多深的石渣鋪下去,保證了路基堅實平穩。
還有一段是
山東路和江西路路口,那是個大山溝,為了開路,填土十多米把溝填平了。但是十多米的深度又有了新問題:填土太深,擔心將來塌陷,我們就一層一層地分層夯實,這一段也保證了路基的堅實平穩。將來即使下再大的雨,行車以后也不會塌陷。
這兩大塊最難處理的路基,我們都認真地進行了處理,自然也得到了領導的肯定,當然更保障了道路的質量和通車以后的平穩度。
引入二灰碎石 最后就是鋪瀝青了。我們只有一位老師傅干的時間比較久,姓金,他就帶著幾個徒弟,認真學習,認真做,直到他的徒弟也都成熟了,后來的好多老把式都是他帶出來的,手把手地把一道道工序教給他們,每一道工序都做得非常認真。
為了保證瀝青路的質量,我們專門學習了外地的先進經驗,二灰碎石。與傳統的建筑材質相比,二灰碎石鋼性大、強度大、板結性很好;工藝配備在當時也很先進,采用攪拌機攪拌,材質均勻,因此路面質量好。青島市采取這一技術就是從山東路開始的,山東路一共5公里,有2公里用的是二灰碎石,也很成功,從此以后二灰碎石開始青島市全面推廣。
另外,每天鋪設的瀝青有接縫,為了讓接縫看不出來,我們特意認真地對待瀝青接縫,第二天要把前邊鋪的接縫做得非常整齊,把舊茬和新茬銜接起來,通車以后看不到有縫隙,就好像是連續鋪裝的。所以,到1983年建成通車的時候,領導們來看都非常地肯定,無論是速度還是質量,都非常滿意。
設計超前,管線埋輔道上 老工人王忠華說:山東路從現在的東海路到重慶路,一共分成了四個標段,我們那會兒施工全是人工干,沒有攤鋪機,往外運土石方就用以前農村的片簍子、手推車,唯一的機械就是“吧嗒吧”,那時候也沒有挖掘機,但是,當時靠人工雖然工藝慢,但是質量好,每一寸都是人工做起來的。我當時會木匠活兒,工地上找平用的木耙子、鐵筢子都是我做出來的……這么一寸一寸做出來的路,質量就是好,以至于到2005年要改造的時候,有的地方都挖不動,舊路基想刨都刨不開。
雖然當時的技術和機械化程度都不行,但是,山東路的設計還是很超前的,機動車道兩邊是輔道,所有的管道都在輔道上,山東路主道上沒有井,也不會有人去挖,即使要接雨水、污水管道,也不影響跑車。
路寬車少,狂飆自行車 1983年9月30日,從無到有的山東路建成通車,“呦,這么寬的路都沒有幾輛車跑,是不是有些浪費啊?”想歸想,說歸說,普通百姓們還是享受到了這條當時省內第一寬的路所帶來的“福利”:每天傍晚到這里遛彎、賞夜景、納涼、騎自行車瘋跑……對外開放以來,經過30年的發展,再看看山東路,人們不得不感嘆:市政府確實有眼光,城市發展真的是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