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鎮海邊,很多養殖戶把海參苗直接撒到大海里進行野生養殖。
▲ 海參喜歡黑暗的環境,因此海參苗都是在漆黑的大棚里養著。
5月10日上午,黃島區瑯琊鎮的海參苗養殖場內,養殖戶楊洪勇撈出一個箱子看了看說,長得還不錯,隨即露出了微笑。就海參的銷售來說,他剛剛經歷了一個最冷的季節。“八九成的人都賠了,我們還算不錯,沒賺成錢 ,也沒賠多少”,楊洪勇并沒有顯得特別難過。不遠處是他的1000畝
海參養殖池,再遠處的海域里,他的500畝天然海參養殖區內,海水正泛著清波。楊洪勇說,海參沒有大小年,明年也許會好些,也許更難過。
參苗沒賣,全拋進自家海中 5月9日晚6點多,黃島區膠南商城農貿市場里,賣蛤蜊、鲅魚、黃花魚的攤位前人聲鼎沸,而買海參和鮑魚的卻客流稀少。
“往年80元一斤賣得挺好,今年50元一斤也賣不動”,在市場里賣了20多年海貨的崔大姐分析說,高收入家庭吃野生的,不吃養殖的;普通家庭里,只有老人或者孩子需要保養身體才會吃點海參。碰巧趕上吃婚宴的酒店來訂購,一天能賣百八十斤;差的時候一天就賣三五斤。
干海參情況也很不好 。旁邊的匯鑫干海產品店里,賣貨的王女士說,今年經濟形勢一般,再加上送禮的不敢送了,收禮的不敢收了,干海參一般的一斤也就1000元錢到1300元錢,比往年掉價好幾百元。她自己家就是養海參的,和周圍認識的養殖戶們一樣,今年基本都賠了。
5月10日上午,瑯琊鎮的海參苗養殖場,養殖戶楊洪勇告訴記者,“今年海參養殖是近年來最糟的,海參苗也不賺錢,上一季兩個養殖場五萬斤參苗,全倒進自家海里了”。
收獲之前,誰也不知道收成 海參苗吃的是天然海泥,是從海底抽上來的,里面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生物,現在專門有人采集之后送到養殖場。海參不喜光,不耐高溫,也不耐低溫。有光亮它就不吃食,這就是為啥海參苗養殖場里一片漆黑的原因。另外,這些家伙們超過20℃會夏眠,冬天水溫低時又冬眠,如果天然養殖 ,一年要睡6個月。夏天如果連續是晴天,水溫高一點海參就化了;如果接連下雨,氣壓太低,又會缺氧死亡。萬一海水質量有輕微污染,也會導致海參大量死亡。
“養海參是高風險產業,套用最近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來說,我們是在刀尖上養殖”,瑯琊鎮已經養了10年海參的楊洪勇說,即便有技術,有經驗,也只能控制風險,不能避免風險。
海參有三種養殖方式:大棚養殖,圈養和天然養殖 。大棚養殖 ,是用大棚控制水溫,海參生長快,價錢也便宜,瑯琊鎮沒有這種方式。圈養就是修起攔海壩,在海參池子加入人工魚礁,可以用加氧設備控制含氧量。冬天可以把圈養的海參運到南方,“北參南養”,生長期要兩年,價格相對較高。最貴的就是天然養殖,讓海參在礁石上自然生長,生長期要三年,營養豐富,口味鮮美。風險是,如果環境不合適,天然養殖的海參會逃走。
“海參不吃食的時候,都在礁石縫里藏著,你就是穿潛水服下去也看不到;吃食的幾個月,就是收獲的時候了”,楊洪勇說,在沒有收獲之前,沒有人知道收成如何。有時候捕撈完一個池子,卻發現沒有幾個海參,這才知道海參可能化了或者死了,好幾個月的勞作投入打了水漂,那就是養殖戶們欲哭無淚的時刻。
產量差不多,銷路卻一般 每年的三月到五月,十一月和十二月,是島城海參的收獲季。楊洪勇的海參上半年已經“收割”完成,產量也和往年差不多,但是收入至少降了兩成多。
“我的養殖區,是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國家還能補貼點資金”,他說,由于對養殖原料控制高,再加上是低密度養殖 ,他的養殖場圈養海參一斤是50元錢,1000畝能有20萬斤;天然養殖的,一畝只能收二三十斤,120元一斤。
天然養殖的,有固定消費群體,并不愁賣。價格低,銷路較難的是圈養海參。為了走量,楊洪勇注冊了品牌,并在珠山路開設了專賣店,此外像很多養殖戶一樣,他也到網上尋求出路,不過效果并不怎么好。
多位養殖戶們都說,就海參的收成來說,今年是最糟糕的年份。有不少養殖戶準備放棄或者轉型,但是不知該往哪里轉比較好。
百姓都來吃,海參業才能迎來春天 前年85塊錢一斤,去年65塊錢一斤,今年50塊錢一斤,這是楊洪勇給出的鮮海參賣價。楊洪勇說,自從2012年中秋節過后,海參行情就不斷走低,除了受狠剎送禮之風,奢侈之風的影響,送禮和酒店使用變少之外,產業自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海參養殖的冒進。
2000年的時候,瑯琊鎮開始探索養海參,此前基本都是養蝦養蟹,開始的幾年,確實是像大海里撈金,風險大,收益高;隨后附近村民一擁而上,甚至不少從沒搞過養殖的,也加入到承包海灘搞養殖的行列。
2004年瑯琊臺景區附近的一畝海灘,承包價是每年300元到500元一畝,2008年左右是1000元至2000元一畝,隨著冒進期的到來,現在已經漲到了每畝每年5000元到7000元。有的人是用銀行貸款,還有的向民間借貸借錢養殖,今年這種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已經有不少人在轉讓海參池,有的已經抵押給了民間借貸公司。楊洪勇說,瑯琊鎮附近,70%的海參育苗企業已經停產了。
“每個行業都有調整期,現在正是洗牌的時候”,楊洪勇說,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都提高了,很多家庭吃得起海參,但是還沒有形成消費習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海參泡發比較麻煩。因此,很多人大力生產即食海參,8厘米的即食海參一二十元一個,在市場上挺受歡迎。
楊洪勇說,普通老百姓都來吃了,都會吃和習慣吃了,海參業才能真正迎來春天。另外,現在是北方人吃海參的多,南方人吃得少;沿海人吃海參的多,內陸人吃得少。如果能打開南方和內陸市場,海參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文/圖 記者 姜振海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