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
公辦養老機構排隊等床位,一邊是民辦養老機構床位閑置。
造成這一市場怪事的既有公、私老年機構服務、價格的差異,也有人們的思維定勢。但深層原因卻在于“壟斷”了政府資源的公辦養老機構打亂了整個市場服務與價格的平衡,這種不平等的競爭讓
民辦養老院難以得到快速良性的發展。
價格>> “我們比公辦的貴一倍,怎么跟人家競爭” “價格1350 元,還包三餐,這個價格真值。”18日,打聽到濟南市社會福利院對社會開放的床位每月只要1350元,住在丁字山社區的居民盛女士說,她每月只有1200多元的退休金,這個價位的養老院最合適了。“還是公辦的,服務放心,怪不得床位都滿了呢!”
盛女士說,她打聽了槐蔭區幾家老年公寓,每月收費大都在1500元以上,而且三餐伙食需要單獨收費,比來比去還是公辦的價格最低。
同在槐蔭區,濟南綠苑福鼎老年公寓院長李濤說,公辦老年公寓的價格讓她很羨慕,“我們算上伙食、住宿等,每位老人每月要2300 多元才夠本。”李濤說,雖然這個價位已經是他們核算完成本以后的最低價了,但是依然比公辦老年機構貴了接近一倍。“我們的價格比公辦的了一倍,怎么跟人家競爭?”
記者獲悉,雖然老年公寓價格可以由公寓自行定價,但在濟南、青島、煙臺等省內不少城市,因為與公辦老年公寓價格相比懸殊,民辦老年公寓只能略高于成本定價。“但就這個價格,我們依然還是虧損的,需要出資人經常補助。”李濤說。
補貼>> “水電都難享民用價,床位補貼更不敢想” 一所老年公寓為何定價如此之高?位于文化東路的一家老年公寓的負責人蘇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租用一棟4 層樓的房屋做老年公寓,一年房租40萬元,因為是自家人經營老年公寓,還可以省下不少人工成本,但水電都是按照工業價格繳費。如此計算,這家入住有40位老人的老年公寓每月的開支在6 萬元左右,每位老人至少收取1500 元費用才能維持老年公寓不虧本,這還沒有計算護理費、伙食費。
“水電都享受不到民用價格,床位補貼更是不敢想。”蘇先生說。
相比之下,公辦養老機構則好過得多,濟南一家公辦養老機構的負責人說,除了水費、電費按照民用價格收取外,因為公辦養老院是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每年財政按照“人頭”每月撥款840 元,去年新增床位補助600 元。整個養老院的人員開支、工作、辦公經費都是財政列支,“每個人辦公經費一年列支大約10800元。”如果遇到設備更新,在每年的預算之外,還可以臨時申請撥款。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社會捐款,以及對外床位的收費。”這位負責人表示,最低估算,每年財政、社會支持他們的費用超過1000 萬元,因此他們公寓的對外價格才核算在1500元以內。
對此,李濤說,經過去年不斷申請,她所在的老年公寓才享受到了民用電價和水價,每張床位有了60元的補貼。這些以前她連想都沒有想過,更不敢想可以和公辦老年公寓“一爭高下”。
政策>> “對公辦的太偏向了,我們更需要扶持” 對于民辦老年公寓收費高的說法,歷下區一家民辦老年公寓的負責人劉女士說,公辦的有補貼,民辦的沒有,怎么能比較?“都是為國家和政府分憂,為什么我們民辦老年公寓就像是‘后娘養的’,政策對公辦的太偏向了,其實我們更需要扶持。”劉女士說。
實際上,對于公辦老年公寓的補助,記者曾從省老齡委第二十二次全體會議上了解到,每增加一張養老床位,不算土地成本,約需要6.5 萬元。入住公辦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每人每年財政供養費用約為2.3 萬元。
省老齡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養老市場最大的問題是市場不統一、不開放,競爭無序。民辦養老機構沒有充分享受到公辦養老機構的政策,沒有做到一視同仁、一個標準。比如,在建設運營補助方面,只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給予補助,營利性養老機構沒有納入補助范圍,在稅費減免優惠政策方面,有些政策也僅針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營利性養老機構不享受。
公辦養老機構由于有政府補助,收費普遍偏低,有價格競爭優勢,對民辦養老機構形成不公平競爭。這導致公辦養老院床位緊張,想住的人擠破頭,而民辦養老機構卻住不滿,出現冷熱不均的現象,影響民辦養老院的發展。對此,我省近兩年來開始逐漸改變對公辦養老機構的政策“偏向”。
“我們只希望在公平的環境中競爭,在投入上,政府應該對公辦、民辦老年公寓一視同仁。”李濤對記者說。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