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薛易 近日,省財政廳印發了《山東省省直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其中規定廳局級及以下人員出差,乘飛機不得乘坐頭等艙,乘火車(動車、高鐵)不得乘坐商務座,廳局級及以下人員不得住套間。有媒體了解到,各航空公司頭等艙客源明顯流失,面對流失的高端客源,不少航空公司推出“超級經濟艙”、“豪華經濟艙”等措施應對。 在利益驅使之下,商家的創造力總讓我們“刮目相看”。如報道中稱,航空公司搜腸刮肚,玩起了花樣。且看看這所謂“豪華經濟艙”是什么樣的吧。其一,位置好,空間大,“設在客艙前部,用隔簾與普通經濟艙隔開,3個座位中間空出一個安放小桌板”。其二,待遇好,“乘客還能在候機、安檢、值機時享受和頭等艙同等待遇,免費行李重量和里程積分也更高”。其三,價格也不算便宜,“票價最高仍按經濟艙全價票出售,相當于頭等艙價格一半或三分之一”。
誰都能看明白,這是一記擦邊球。這種“超級經濟艙”、“豪華經濟艙”,就是變通之后的頭等艙、商務艙(已下簡稱“兩艙”)。這種艙,咱普通老百姓顯然是不會坐的,因為明明可以享受更低的折扣,為什么要多掏錢?咱們在乎那個小桌板的空間嗎?咱們需要“超級”和“豪華”的字眼嗎?有錢人恐怕也不會選這種艙,一方面是人家可以光明正大地坐兩艙,另一方面,人家難免要考慮避嫌,萬一被誰拍下來發到微博上,會不會說不清、道不明呢?
所以,這種特殊的艙位既然是為應對
禁令而設,恐怕去坐的也就是受禁令所囿的公職人員。試想,以往兩艙之中坐的到底是何方神圣,老百姓還猜不太準。但這種“超級經濟艙”、“豪華經濟艙”坐的是誰,老百姓卻是門兒清。這是一個多么滑稽的場面?老百姓不會管你航空公司如何命名,他們在起名字方面更有天賦,相信“官員艙”、“腐敗艙”等名號用不了幾天就會流傳開來。到時候,即便是那些老主顧,還能坐得安穩嗎?
商家想賺錢這一點無可厚非,只是別把精力放在摳字眼兒上。你覺得起個新名字就可以規避禁令了,這是拿老百姓當傻子嗎?在監督公職人員違規違紀等方面,每一個老百姓都睜大眼睛看著呢!而且,你改名大可以改得更徹底一點呀,把飛機座位靠后的都叫頭等艙,靠前的都叫經濟艙,這樣顛倒過來不就行了嗎?掩耳盜鈴!
事實上,抱著這種想法的不光是航空公司。就在上個月,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陳妙林說過,2013年,50多家星級酒店主動“降星”,甚至有的主動“脫星”。就是因為有很多地方政府要求不能去五星級酒店消費。就在前些天,成都有會所主動改名為“茶府”,就是因為“會所”名稱“敏感”,“改名后有利于做生意”。
我們理解商家為求生所做的努力,但眼睛不能只盯在公款,而應該提高服務質量,主動轉型。要知道,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整治之下,再指望靠公款消費過日子,只會越來越難。同時,對公職人員也必須加強監管,防止他們與商家合謀繞開監督,一旦發現違紀違規人員要予以嚴懲,這是當前應當格外警惕的。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