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流派之浪漫派
“待我長發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數字被玩味成概念,“201413”(2014年1月3日)因為與“愛你一世一生”諧音而被追捧成“萬年真愛日”。這是偶然的浪漫。
“待我長發及腰,少年娶我可好?”一對在劍橋大學留學的中國情侶從中學一起走到本科畢業。這是青梅竹馬的浪漫。
廣西大四女孩在微博上發布自己的背影與南寧各大地標的合影,希望找到男朋友陪她“從13走到14”,她的背影牽出了無數寂寞女生的背影。這是“背影女神”的浪漫。
63歲的萊特與58歲的克里斯相愛20年后在馬爾代夫舉辦水下婚禮,并卸下呼吸設備進行高難度的“水下激吻”。這是屏住呼吸的浪漫。
上海外公為了讓常州外婆不感到孤單,學了一口常州話;78歲的保羅·布羅克曼永遠記著妻子在校園舞會上穿裙子的樣子,56年給她買了5.5萬條裙子。這是細水長流的浪漫。
聽張靚穎唱《終于等到你》,看高圓圓在《咱們結婚吧》里披嫁衣,這不會是你
2013年唯一的浪漫吧?
愛情流派之數據派
“我情愿做個犯錯的人,也不愿錯過你。”
美國俄亥俄州肯特大學的研究發現,總愛接電話或看短信的人比較不幸福。感謝手機應用,我們在不幸中也找到了不少樂子。
2013年,社交媒體產生了很多針對兩性交往的熱門產品,Bang with Friends基于Facebook,你可以選擇想跟哪位好友睡,一旦對方也選了你,那就直接約地方吧。而通過Snapchat發送的照片最多只能在對方手機上停留10秒,所以大家都用它來向心儀的那位發送限制級私密照。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日本家庭計劃協會的調查卻與虛擬世界的情況相反,16歲—24歲的女性中,45%對性接觸不感興趣甚至感到厭惡,超過1/4男性有同感。
當日本的年輕人對做愛興趣索然,中國正掀起一輪基于交友軟件的荷爾蒙狂潮。
跟交友沾邊的App幾乎都能火一把,“陌陌”的用戶人數已經達到8000萬。新產品還在不斷推出,有面向微博好友的“某某”,有針對校園戀情的“師兄幫幫忙”和tataUFO,有寂寞宅人專用的“有愛提醒”、“誰叫我起床”,還有付費越多越好用的“寵愛”、“秀色”、“遇見”等。
“某某”的宣傳語寫道:“我情愿做個犯錯的人,也不愿錯過你。”通過交友App展開羅曼史的用戶之間很難有長期關系,一旦涉及婚姻,就要考驗整個家庭的線下投入了。
目前比“搖一搖”更科學的尋愛手段是依靠大數據。《大數據云圖》的作者大衛·芬雷布相信,愛情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出來。比如說,運用代碼名為Synapse的算法,就可以將社交網站上的用戶精準配對。
愛情流派之印象派
“不要長時間盯著美女看。”
世人都愛姣好的容顏,這有時也會帶來麻煩。2013年12月,巴黎交通管理局公布12條地鐵禮貌規范,其中一條規定:不要長時間盯著美女看(英國《每日郵報》)。
弗洛伊德說:“禁忌意味著誘惑,凡是被禁止的都是被強烈渴望的。因此,你要想方設法使自己成為一顆禁果。”
成為誘人禁果的渴望讓女人離不開鏡子。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女人一個月要花12小時零4分鐘來擔心自己的曲線、體重或是該穿什么,一年有26天在為外貌操心。
整容廣告勸你新年換新臉,既招桃花又開運。整形醫生擅長制造特定模式的外表——豐滿的胸部、錐子臉、歐式鼻,這些器官組合似乎更能引起男人的興趣,這也是為什么海天盛筵提供那么多一個模子的女模特。
總是這幾種人讓男男女女神魂顛倒:妖女、浪子、影視明星。但如果那個人只給你看最完美的一面,關系往往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