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愛情依然很忙。
愛情贏得了收視率。婚戀交友類節目仍是電視臺標配,熒幕上的愛情導師隊伍急劇擴編。婚戀劇占據了電視劇半壁江山,優質圣斗士們競賽著“脫單”之道。
愛情贏得了票房。票房十強里少不了愛情撐腰,而《北京遇上西雅圖》的愛情夢,在帝國大廈實現了。《愛在午夜降臨前》跑了十八年長路,見證了愛情的所有真相。
愛情贏得了頭條。影視歌藝人的情事婚事孕事讓人應接不暇,
高富帥和白富美的故事流傳,普通人則經營“長發及腰”和“從13走到14”的浪漫。
更多人在物質衡量成功的社會心態中,情海沉浮。不是沒有機會,不是沒有愛情,而是那個對的人還沒出現。
2013年沒能找到的愛情,愿你在2014年找到。
愛情流派之現實派
“30歲了還不結婚才違法,該判刑!”
“我愛的人是一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駕著七彩祥云來娶我。”這句《大話西游》的臺詞放在今天的語境可改為:我愛的人是一個成功人士,有一天他會駕著勞斯萊斯來娶我。
中國首富的獨子在微博上說自己26歲了,下邊評論近3萬條,有求嫁的,有求撿肥皂的,有求發錢的。因為他的富二代身份,評論里半真半假地上演了一場求交往秀,既是世相,也是對世相的嘲諷。
市場咨詢公司益普索(IPSOS)的調查稱,71%的中國人用物質來衡量成功(全球平均值為34%)。在婚姻方面,中國女人通常要求對方比自己年齡大、收入高。根據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向上找”使得70后、80后
非婚男女比例嚴重失調,70后為136:100,80后達到206:100。而2012年教育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女大學生人數已連續4年超過男生,她們中的很多人將是優質剩女。
非婚
男性多,高富帥卻并不缺愛。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發布的《廣東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顯示,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0萬美元至100萬美元的中產階層,80%的人已婚。
父母催婚是來自現實層面的最大壓力。在一個電視采訪中,老大爺咬牙切齒地說:“不回家看我們違什么法?30歲了還不結婚才違法,該判刑!”
上海人民公園里幫子女找對象已經從自發行為變成市場行為。跟二手房交易類似,適齡男女的個人信息被貼成一面墻,20塊錢可以掛兩個月。在自薦信息里,最受追捧的男性價值是有房、有車、收入高,最受追捧的女性價值是年輕、絕對好看。
在成為情感共同體之前先要締結利益共同體,這是當代的不平等條約,而主導者是父母。有女博士相親帶老媽出場,19次相親其實是伯樂相了19次馬。
中國男人是全世界最慷慨的,大多數只要認定你是他的女人,就會心甘情愿為你、為你的家族買單。但是這項女人的福利同時也是女人的麻煩,人人都想找有買單能力的男人,甚至不惜當小三,寧財神將這種關系看作“三方角力和妥協的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