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 進入車間“全副武裝” 穿上白大褂,戴上一次性消毒發網、口罩,套上一次性鞋套和手套,全部準備好了,還要站到風淋房里經過360度洗禮消毒和“紫外線”照射后,才被允許走進加工車間。昨日,記者走進濟鐵旅服青島
高鐵餐飲管理公司的餐食配送基地,發現進入“中央廚房”原來如此“麻煩”,光進門就得花上五六分鐘,進門后一股濃烈的消毒水氣味迎面撲來,原來車間剛剛消了毒。
“食品安全絕對要放在首位,馬虎不得。”青島高鐵餐飲管理公司生產車間主任姜少政打量著記者的裝束,仔細檢查哪里不合格。“把頭發都塞進去。”他說,這里的工作人員進入大加工車間,必須過三道關,工作人員一律不得佩戴首飾,更不允許化妝,戴上頭罩和手套后,還要穿上消毒雨靴,“全副武裝”后再到風淋室吹風消毒,這一過程堪比醫院的無菌病房,讓身上每一處都能得到風淋,保證無發、無纖維帶入車間。
■生產 盒飯上高鐵程序12道 走進生產車間,記者感到了絲絲涼氣,為了保證食品的溫度,車間里沒有裝暖氣和空調,工人干活時需要穿厚衣服。倉庫、冷庫、消毒間、葷菜加工間、素菜加工間、常溫庫、包裝間……整個生產基地分門別類,每個房間都有它獨立的應用功能,而且菜品的傳遞都有專門的傳遞口,食材從進門后到最終加工成盒飯,不走回頭路,從出倉門直接運送到高鐵列車上。
洗菜、切菜、炒菜、冷卻、包裝、分貨……這就是一個“盒飯”出爐的整個過程,看似簡單,可是每道工序都特別注重衛生,高鐵營養快餐從采購、加工、制作、包裝、冷卻再到冷藏、上高鐵等要經過12道程序,最少10個小時才能完成,整個基地有60多人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步步緊扣,道道工序都不能缺少。自動洗菜機、自動切菜機、自動包裝機等,車間里自動化機械處處可見,基地每天可為7500余人提供餐飲服務。
■原料 供貨須出具檢測報告 看到炒出來的一盆盆味美的菜品,記者禁不住打聽起食材的來源。“我們本著從‘農田到餐桌’的整體理念,在生產原料的安全控制上下了狠功夫。”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海波告訴記者,采購遵循供應商 “三證”齊全、價格公道,追溯食品原料產地動態監測,同時他們有專門的品控室對原料準入進行抽查式化學監測,保證食品都是無公害、綠色、有機的。王海波還拿出了檢測報告給記者看,每進一批食材,必須要供貨單位出具檢測報告,特別重視食材的質量,讓旅客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鐵路部門都相當重視。”王海波說,快餐在生產、運輸、衛生、防疫等方面進行嚴格“準入”檢測,保證食品絕對安全,并且在安全上要過原料采購關、洗禮消毒關、加工過程關、明細控制關、科學檢測關等5道關,餐飲公司在去年1月份才創立,但在去年8月28日就率先達到全路首家餐飲服務食品安全A級標準,去年11月20日還獲得了“QS”認證。
■保質 盒飯過保質期全銷毀 “咱們生產的盒飯保質期都是72小時的,盒飯中不放任何防腐劑,但是為了更保險,在盒飯封存時注入氮氣來保鮮。”姜少政說,每道工序都要嚴格把關,剛出鍋的菜品放在常溫庫中冷卻后進行裝盒,盒飯封閉則采用了國內最先進健康又安全的“氣調”技術保鮮,通過包裝機覆膜時,空調氣壓機抽出里面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充進氮氣保鮮。盒飯貼上有生產日期、保質期、名稱等標簽,放入零下25到35℃的冷卻隧道進行降溫,冷卻至0-5℃以下。列車到達后,就用儲藏車將盒飯運送上去,然后放到動車的冰箱里,開飯時進行加熱。
一趟列車行駛下來,盒飯還有剩余怎么辦?“不管剩下多少,都得直接收回來報廢的。”姜少政說,報廢時也得執行嚴格的登記,防止過期盒飯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