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海鮮自然是年貨必備。目前,
島城日上市海鮮1500余噸,雖然本地海鮮已不到三成,但依靠南方的江蘇、福建,北方的遼寧,以及遠洋捕撈,島城
海鮮市場供應還算充足。不過,近期
海鮮價格出現了一波不小的漲幅,蛤蜊的價格已經達到10元/斤的新高。
市場 海鮮價格年前普漲
在嶗山區同安路歡樂大家庭農貿市場,海鮮攤位的生意相當好。 "本來想買點蝦虎回去,結果一問38元一斤,越來越貴了。 "昨天上午,來買海鮮的市民朱女士說,本地活海鮮尤其貴。
在南姜市場經營海鮮攤位的李仁先告訴記者,今年各類海產品的進貨價每斤都比去年高3—5元,因此售價也跟著水漲船高。"像立蝦,現在賣33元一斤,去年賣28元一斤。 "李仁先說,"蝦虎也貴了,從30元左右一斤漲到36元一斤了。海捕本地大蝦更貴,去年大概是100元一斤,今年差不多就要120元。 "
不止蝦類產品價格上漲,
鲅魚、刀魚等海產品價格都出現上漲。個頭中等的鲅魚每斤價格在10元左右,個頭大的賣到25元。南方產的大刀魚每斤賣到25到30元,而本地產大刀魚每斤大約300元。城陽水產批發市場相關價格數據顯示,各類海產品價格近日"均有不同幅度上漲"。
漁民 海產品捕獲量減半
"這趟回來又沒撈著多少東西。 "沙子口船老大曲先生抱怨道。由于青島近海資源日漸匱乏,他帶著漁船一路跑到了
日照。 "在海上三天,雖然帶回上千斤魚,帶魚、鯧魚幾乎就沒有,鲅魚一網能弄個幾百斤就不錯了。 "曲先生說,現在很多漁船只能跑到日照、連云港和舟山群島一帶收魚。 "近海捕撈的小船一般一天打三網,六七個小時下來,能撈上個百十斤就算走運。 "曲先生介紹,今年冬季鲅魚產量減少很明顯,去年大船出海一般能帶回一兩萬斤的鲅魚,而今年只有6000斤左右。"本來魚就越來越少了,冬天冷了又往南方跑,就更少了。現在的人不像以前那么能吃苦了,大冷天的很少有人愿意出海去工作,所以天一冷,海產品肯定要漲價的"
調查 五地支撐島城海鮮
城陽水產批發市場負責人介紹,市場每天的凍貨出貨量與鮮貨水產出貨量均在100萬斤左右,而根據市海洋與漁業局保守估計,整個青島地區海鮮市場日上市量在300萬斤左右。北方的遼寧地區,省內的日照,南方的江蘇連云港、浙江舟山、福建等地是青島海產品最主要的供應地,本地海產品市場份額已不足三成。城陽水產品市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市場在售的蛤蜊基本上都來自大連,個頭大且肉肥,相比之下本地蛤蜊產量小,個頭相對較小。隨著氣溫的下降,海捕螃蟹逐漸減少,養殖螃蟹在市場上唱起了主角。城陽水產批發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螃蟹是養殖的,主要以海水養殖螃蟹為主,大多產自即墨、日照、原膠南等地。
新聞延伸
黃渤海捕撈十年下降三成
根據海洋與漁業部門的統計,黃渤海區域的捕撈魚類量在1999年達到了330萬余噸,而到了2009年,數據下降到了221萬余噸,十年間下降了100多萬噸,顯示著大海不得不承認的"囊中羞澀"。目前,黃渤海的捕撈量已不足200萬噸,漁汛越來越少。本地漁民在近海已經很難獲得成群的收獲,多以小魚蝦捕撈為主。因此,島城海鮮供應對外地的依賴越來越強。在農貿市場上,如果細心一看,很容易看到裝海鮮的泡沫盒子上打著江浙的標志,運輸車輛也是江浙牌照。
市海洋與漁業局介紹,目前島城將捕撈的新增力量瞄準遠洋。截至2013年,青島共有31艘遠洋漁船奔赴太平洋捕撈作業,其中超低溫金槍魚延繩釣船9艘,秋刀魚船6艘,季節性遠洋漁船16艘。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魯黃遠漁105號"和"魯黃遠漁106號"兩艘遠洋捕撈船是我國北方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遠洋捕撈漁船,也是島城首次到北太平洋從事遠洋捕撈的漁船。去年全市遠洋捕撈的水產品達到了1.5萬余噸,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魯海豐、青島遠洋、巨容等企業分別與印度尼西亞、毛里求斯、納米比亞、俄羅斯等8個國家建立合作項目;青島市首批企業在國外建設的遠洋漁業基地正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加快推進。預計今年將有更多的深海大洋海鮮進入到島城市民的餐桌,為市民提供高品質食品。(記者 王偉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