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三周,多掏了5萬元 田志樺是剛性需求,相比之下,張經理則是
青島樓市中的老手。但這樣的老手也栽跟頭了。“今年青島樓市變化莫測,冷得很奇怪,熱得很變態。”張經理是市南區一家服裝營銷公司的市場部經理,他的首套房是5年前買的。今年出手購買的房子,沒有登記在他的名下,因為他被限購了。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張經理不忘炫耀一下第一次成功買房經歷。“2008年底,南京路附近的房價在萬元左右,利率7折,首付2成。我看形勢不對,現在不下手,就可能再也沒這么好的機會了,于是咬咬牙,帶著女朋友找房子。那時房價一萬元左右在市北區幾乎是隨便選。2009年1月,我選擇了新貴都小區,一平方米1.05萬,現在翻倍了。當時買房花光了我所有的積蓄,借了10多萬元債務,并向銀行貸款數十萬元。我壓力非常大,當時我的月薪才3000多元,而月供房貸2000元。”
上半年青島樓市的冷出乎張經理的意料。“2月份到4月份,成交量低迷,開發商也不怎么開盤,市南區到老市北區都找不到合適新樓盤。我手上有點錢,市南買不起,考慮老市北區。但上半年沒樓盤,這讓我很郁悶。”張經理回憶說。
下半年剛開始,張經理就緊張了,他的一位房地產圈老總建議他趕緊出手,說售樓處又火爆了,房價要漲了。但張經理畢竟不是菜鳥,他先后到頤和廣場、湖島世家、綠地項目查看房源。“沒有動心,位置一般,價格不低。這些房子價格都1萬,接受不了。”這是張經理當時的感受,現在已經完全接受。
“9月份的時候,我已經怕了,媳婦也埋怨我。那時候新都心附近樓盤推出房源,價格1.3萬,提前認籌價格大約是1.25萬。我看好的是100多平米套三戶型,大約價格是130萬,房子在12樓。猶豫了,開盤之前我沒去交認籌金,因為這房子比我預算多了10萬多,不想貸款太多,結果開盤火爆了。我只好再找周邊其他樓盤,結果價格都漲到了1.35萬,位置還差一點。大約過了三周,我又去之前樓盤售樓處看,發現看好的房子還在,但是沒優惠了,價格135萬。找父母借了十萬,買下了。”張經理說道,這套房子算改善投資型。
恐慌性需求,比較下買房 田志樺和張經理分別代表了青島樓市中的剛性需求和改善投資需求,而陳璐顯得另類一些她屬于恐慌性需求。采訪她的時候,她甚至對記者提到的多個樓盤一無所知。她告訴記者,買房前和買房后她對樓市了解都差不多,現在基本不懂樓市。陳璐買房的動力很簡單,看到同事、周邊朋友都在買房,工作5年多的她沉不住氣了,因為她還沒找到對象,想有個自己的房子。
陳璐不懂樓市,因為經常租房換房子,認識二手房中介朋友,于是她托朋友給她找套一小房子。為了離單位近,她看上了魯信長春花園和陽光山色。魯信長春花園由100棟四到二十六層的樓宇組成,住宅總戶數4788戶,戶型面積自70平方米到255平方米不等,配套建設會所、超市、學校、幼兒園等,是名符其實的高端小區。根據青島房價網提供的數據,今年一年,房價由16210元/平方米漲到年中的17266元/平方米,年底價格是17609元/平方米。“房子是很好,套一價格都100萬,我根本買不起。在我印象中這個小區房價最多1.5萬。”陳璐說道,中介朋友一直跟我說,二手房價格漲得太厲害,早出手成本少。
不出所料,陽光山色的房子陳璐也買不起。數據顯示,今年年初陽光山色
均價是15500元/平方米,6月份結果是16695元/平方米,現在價格是1.7萬/平方米。“我是7月份開始看房的,一共看了三套,這倆小區各一套,然后就是四方實驗小區了。這仨小區差別很大,最后我選的小區價格便宜,我怕漲價。”
四方實驗小區位于青島市原四方區的東部,住戶2559戶,是該區域成熟小區。陳璐買入的價格是11850元/平方米,現在小區均價漲到了1.24萬/平方米。
開發商:早開盤倆月,少賺千萬 陳先生是一家樓盤的營銷負責人,今年之前他在青島市區多個樓盤做過營銷策劃等工作,熟悉青島房地產市場。提到今年樓市歷程,雖然陳先生的團隊完成了銷售任務,還拿到了不菲的提成,但他仍有懊悔的地方。
“上半年我們項目開始動工,售樓處隨后開放,積累了一些客戶,多數是當地購房者。下半年計劃開盤,為了開盤效果,還推出了數萬元不等的優惠,針對不同的客戶。開盤后的一周賣出去了200多套房子,一共推出了350套。這個成績算不錯,畢竟我們是低價開盤,比周邊樓盤低一些。結果,兩個月后,新機場的利好消息出來了,突然出現了很多客戶,但我們房子所剩無幾了,反而周邊樓盤火爆了,而且價格提高了很多。開發商老板對此事耿耿于懷,說少賺了千萬元,一套房子本可以多賣幾萬塊錢的。”陳先生說道。
不過談到今年以及明年青島樓市狀況時,陳先生說起了基準地價上調問題。“本輪基準地價更新中,包括住宅用地、商業用地和工業用地在內的三類土地基準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土地和房子的關系猶如面粉和面包,面粉價格上漲了,面包價格自然也會水漲船高,此舉會為青島的高房價火上澆油。”
對于這個問題,樓市分析人士張百忍認為,目前實行的土地招拍掛制度中,土地的最終成交價格除了因為無人競拍而以樓面地價成交的情況外,有些地塊會因為競拍人多,出現幾十輪甚至數百輪競價的現象,最終的成交價格往往是樓面地價的數倍。從這個角度來說,土地的最終成交價格和房價關系最為密切。基準地價上調會提高土地出讓底價,從而推高開發商對地價的預估以及拿地的成本,提高整個市場包括開發商、銀行、中介、評估機構以及廣大市民對房價的預期,對房價產生心理影響。不過,最終房價的形成是市場綜合因素的結果。
二手房:凈賺17萬,沒敢再投資 回顧樓市,二手房房主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主角之一。李珂是青島人,有兩套房子,并非投資客。其中有套房子在八大湖小區,是南京路學區房,房子面積52平方米,套二戶型,朝向一般。“我是2010年上半年買的,朋友的房子,先付了20萬,下半年又付了20萬,然后辦理了貸款手續。當時總價是65萬,沒想到今年轉手能掙這么多。”李珂是今年9月份看到樓市火爆以后,他把房子掛出去賣了,他一家人并不住在這邊。
李珂告訴記者,剛開始我和媳婦商量賣了這套房子再買一套,但最后改了主意。“剛把房子掛到網上,好多中介打電話要求幫我賣這個房子,我當時掛的價格是82萬。有個中介表示可以幫賣高一些,他給獨家代理。我沒同意,沒想到這么多人關心這房子。第二天我就把價格改成85萬,然后好多看房的,最多一天4撥客戶看,都是奔著學區房、拆遷房來的。”李珂回憶說,大家對價格異議并不大,主要是稅費問題,我買了不到五年,稅費較高。我之前不懂這個政策,問了才知道稅費7萬左右。最后和客戶商議的是各付一半,最后算完這房子賺了17萬。
“房子確實很快就賣出去了,10月份手續就辦完了。我和媳婦拿到房款后,開始找附近的其他房子,發現價格太高,又到市北區看,情況基本類似,不敢再買了。我對樓市不理智的火爆還是很害怕的。”李珂告訴記者,先不著急看了,等明年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