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周時間,2013年將畫上句號。這一年,
青島樓市波瀾起伏,火爆異常。有的購房者為了一個房號托關系;有的因為晚出手三周,同一個樓盤多花5萬元;有的房主轉手掙了17萬元,卻心生恐懼不敢再買房;有的樓盤負責人雖然完成銷售業績,卻因為早開盤倆月,懊悔少賺千萬……2013年,青島賣了10多萬套
新房,樓盤價格上漲成了普遍現象。
2013年的青島樓市,很多人有話要說。近日,記者分別采訪了今年購房的代表性市民、營銷房子的樓盤負責人、賣房的房主和一直觀察青島樓市的專業分析師,聽聽他們是如何盤點2013青島樓市的。
“被置業顧問忽悠了。現場全是人,那個氣氛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猶豫了三周,結果開盤時火爆了。看好的房子還在,但是沒優惠了,比先前多花了5萬元。”
“買房前和買房后,對樓市了解都不多。看到同事、周邊朋友都在買房,想有個自己的房子,比較了幾家就買了。”
—— 2013年,幾位購房者這樣說
“開盤時價格提高了很多。開發商老板耿耿于懷,說少賺了得千萬元。”
“房子很快賣出去了,凈賺了17萬元。沒敢再買。我對樓市不理智的火爆還是很害怕的。”
—— 2013年,開發商和二手房主這樣說
托關系只為一個房號 若再給田志樺一個買房機會,他一定不會選擇李滄區這家樓盤。田志樺是一位90后,在市南區一家房地產公司做策劃專員,月工資4000多元。“毛坯房1萬元的單價,還在李滄區,上下班太不方便了。”12月23日,田志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仍對當初的選擇耿耿于懷,“被置業顧問忽悠了。”
這事還得從今年3月份說起。田志樺雖然從事房地產工作,但對買房并不“感冒”。如果不是父母催得緊,田志樺現在還是無房戶。由于不想貸款,而總房款只能拿出70多萬,田志樺的買房路并不寬敞,在市區幾乎沒有太多選擇。所以3月份的時候,他直奔李滄樓盤去了。
中海國際社區,那時候房價是1萬元/平方米,套二戶型80多萬元。冒著雨,田志樺看了兩個戶型的樣板間。用田志樺的話來說,我當時都要交定金了,結果出售樓處的時候發現不遠處就是李村大集,沒買。隨后,該樓盤又推出了新房源,起價不足9000元,
均價1萬多元,價格變化并不大。“沒選擇中海國際社區倒是不后悔,后悔的是選擇了另外一家李滄樓盤。”田志樺說道。
還是3月份,田志樺又看了李滄區某商業廣場附近的新房,價格也是1萬/平方米,當時未開盤,需要交認籌金5萬元。貪圖商業便利,田志樺交了認籌金。過了兩天,他接到了置業顧問的電話,大致意思是300套房子收了700多個客戶的認籌金,建議田志樺找找關系。這個電話讓田志樺蒙了,沒多想,他還真去找關系了。
開發商營銷更高明 “有倆途徑,一個是開盤搖號,需要用某網站的設備;另外一個是找開發商領導。我找的是網站關系,人家當時都沒完全答應,最后我搖號是200多號。現在想想,就是這個搖號把我給忽悠了。那天開盤,現場人確實非常多,但直到現在樓盤還有少量的房源,有退房的情況。最主要的是,后來9月份原四方的樓盤開盤單價才1萬元,我買貴了。”
開盤當天的場景,田志樺形容為“傳銷式瘋狂”。每個人只有一分鐘的選房時間,有專門置業顧問帶著你,讓你看銷售信息欄,旁邊也是選房的,根本容不得你思考,逼著你寫下房源號然后摁手印。選好房以后,第二天還得給幫忙辦事的人好處費。
接下來的一周是最忙碌的,跑了兩趟婚姻登記處,去了三次房地產交易部門,去了兩次售樓處。當置業顧問開始不耐煩地應付你提各種問題的時候,田志樺才明白,選房是開發商態度的轉折點。
“現在想想,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回想一下,田志樺告訴記者,搖號買房是開發商精心布設的圈套。“先不開盤,你去看房,先交認籌金,等收取的人數超過房源量再開盤。這時候主動權就在開發商那里了,然后公布價格,肯定是上浮的,再給予象征性的優惠。然后整個現場全是人,那個氣氛會讓人失去理智的。”
田志樺忘不了,9月份原四方區開盤的樓盤中有兩家單價幾乎是1萬元,位置要比李滄的樓盤好。“我當時就是買貴了,雖然房價沒跌,但比其他樓盤漲得都要少,原因就是當時透支了。大鱷開發商并不見得就好,人家營銷策略更高明,更會玩。”
如今回想起來,經歷了壓力和辛苦,雖然有些后悔,但田志樺告訴記者,購買自住房是一個十分正確的決定。房子購買后,有了根,心里踏實許多。